《复性书》

作品数:20被引量:1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韩丽华吴丹林耘张云博黄爱平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知识经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文天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复性书》试析李翱性情观
《人文天下》2024年第5期74-80,共7页李俊 
青年李翱取法先秦儒学,以“性”为出发点,构建了一个包括“性”“情”“性情关系”在内的性情观。在《复性书》中,李翱深入探讨了“性”“情”的来源、构成和功能等问题,明确提出人之“性”皆是“圣贤之性”,而“情”则是阻碍个体“复...
关键词:李翱 性情观 先秦儒学 人性论 重心调整 四种关系 人的本性 宋明理学 
话语体系转换视域下的儒家情论演变——以《乐记》“情礼”论与《复性书》“性情”论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哲学评论》2023年第1期145-165,共21页张道奎 
“节情”与“止情”是先秦儒家与唐宋儒家在情论问题上的基本分野。先秦儒家以《乐记》为文本核心建构了“情—礼”论,试图以人情之常来论证礼乐制度的合理性;唐宋儒家则以《复性书》为文本源头建构了“性—情”论,并试图以此回应域外...
关键词:儒家情论 话语体系 “情—礼” 《乐记》 《复性书》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读《〈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
《华夏文化》2022年第2期58-60,共3页袁大鑫 
《中庸》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儒学的发展历程而言,《中庸》对先秦儒学中“天”“诚”“命”等范畴探讨得最为完备,建构起了系统的天人之学,以至于影响汉唐、宋明儒学的...
关键词:《复性书》 《通书》 天人之学 宋明儒学 心性论 二程 李翱 中庸 
性善情扰与息情复性:李翱《复性书》思想分析被引量:1
《华夏文化》2022年第1期9-11,共3页郝振宁 
一、引言隋唐以来,大一统的政治环境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社会也愈发稳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一方面,儒释道三教之间的交流和融合逐渐显现,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遭到一定...
关键词:儒家思想 儒释道三教 重文 正统地位 大一统 有效改善 义理 
佛教对儒家道统思想的影响——以李翱《复性书》为例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94-100,共7页尹邦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传佛教思想史研究"(14XZJ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翱的"道统论"可以说是思想大转折时期进行创造性的学术转换的一个经典案例。他提出这一思想的具体因缘,一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佛教天台宗"法统"的创立者之一梁肃的影响,一是他所参拜的禅师们的启迪。李翱的道统论,继承了天台宗法统思...
关键词:道统 佛教 儒学 李翱 《复性书》 
浅析李翱《复性书》对宋代理学的影响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5-6,9,共3页宋力 
《复性书》开宋明理学本体论之端,宋代理学家们以此为基础,把人性论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为儒家伦理道德找到了本体论上的依归。其"性情二分"、"性善情恶"以及重视《中庸》的学术观念,对理学家们完善各自理论起到了启发作用。
关键词:《复性书》 理学 本体论 
李翱《复性书》与佛道的关系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年第7期170-171,共2页李璐 
李翱的《复性书》是中古儒家心性论建构中的重要环节,学者多以为其思想受到佛教启发,甚至有人将其定性为"阳儒阴释"。本文通过考察李翱与佛教、道教的关系,认为李翱写作《复性书》时对佛教的态度主要是批判的,与道家的关系则比较亲近。...
关键词:李翱 《复性书》 佛教 道教 
《复性书》性情观再探——以“情”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29-34,共6页王川 
李翱的《复性书》作为主要讨论"复性"之方的重要思想史文本,其性情观的思想渊源深远,特别是在"情"论、工夫论与境界论三个方面受到《荀子》的很大影响。对李翱之"情"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探讨"情"本身的善恶,而须引入人这一主体及其实践工...
关键词:《复性书》     
李翱《复性书》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兰台世界(中旬)》2014年第3期159-160,共2页王丽娜 谷丛 
著名先儒学者李翱以振兴儒学为自己的追求,在研究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上,充分借鉴佛学和道学的内涵,创作出著名的《复性书》,一共含有三篇内容。其著名的思想"去情复性",深远地影响着后世宋明理学思想的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汉唐时期 各派思想 思想内涵 
由《复性书》浅析李翱的心性论思想被引量:1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67-69,共3页李冉 
李翱的心性论思想是儒学思想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复性书》的研读,梳理李翱提出的心性论思想体系,并结合《中庸》以及中国佛教哲学中的相关思想,揭示李翱心性论思想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复性书》 李翱 心性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