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塾》

作品数:58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庞鹏峰姚昌炳谢友明戴健代清萍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江苏省泗阳中学学研究院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教育》《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典戏曲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呈现——以《长亭送别》为例被引量:2
《语文学习》2019年第4期32-36,共5页林忠港 
对古典戏曲的教学,我们易落入小说教学、散文教学甚至诗歌教学的窠臼。看到《闺塾》就当小说来教,遇到《窦娥冤》就当作散文来教,碰到《长亭送别》就当成诗歌来教,似乎不大注意戏曲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特殊性。
关键词:《长亭送别》 教学内容 古典戏曲 小说教学 诗歌教学 散文教学 《窦娥冤》 《闺塾》 
从“小闹”到“胡闹”——由《闺塾》看春香的人物性格
《艺海》2018年第7期25-27,共3页王艳红 
《牡丹亭》是昆曲中的名剧,也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剧中主人公杜丽娘是深受历代观众喜爱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从春香的角度,主要由《闺塾》一折,解析春香的人物特性以说明春香一角对全剧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牡丹亭 春香 闹学 人物 艺术魅力 
本乎天籁,发为性情——《牡丹亭·闺塾》小解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8年第6期118-122,共5页戴健 
《闺塾》是杜丽娘青春觉醒、至情抗争的起点,因关乎主题紧密、内蕴丰富,故值得细读。汤显祖让《诗经》教学成为杜丽娘人性启蒙的重要契机,暗含用儒家经典挑战礼教束缚的叛逆意味。这一出中塾师陈最良是在无意间成为"策反者"的,作家的描...
关键词:《牡丹亭》《闺塾》《诗经》 杜丽娘 春香 陈最良 
那一抹雁声柳色,永驻晴空 记苏昆艺术家柳继雁
《中国戏剧》2018年第2期37-40,共4页金红 
一、八二年轮=芳华"二八" 2017年10月12日晚,大师传承版《牡丹亭》演出在昆山当代昆剧院如期举行。《闺塾》之后,《游园》开始:笛声响起,丝弦渐入,杜丽娘缓步出场,当她柔柔轻转,将澄澈的双睛注视观众的时候,观众不由得怦然一动,是的...
关键词:艺术家 《牡丹亭》 《闺塾》 杜丽娘 观众 演出 丝弦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浅析《闺塾》中陈最良与春香“打闹学堂”的现象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6年第11期66-66,68,共2页徐建娥 
新时期,“师道尊严”的观念越来越受到挑战。笔者就《闺塾》一文认为师生关系应该在平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同时要考虑建立新型的“师道尊严“。师生彼此之间平等民主,学生十分尊重老师,在此基础上才能“亲其师,信其教”,我们的教学效...
关键词:民主 平等 新型 师道尊严 情感 渗透 
从《闺塾》中的陈最良谈起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6年第11期135-136,共2页吴东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中国古代戏曲”单元节选了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中的《闺塾》。读这个剧本中的私塾教师陈最良,我们可以从中生发出许多的感触。虽然时代完全不同,教授的学业也有很大区别,但是作为“教师”这个职业...
关键词:《闺塾》 陈最良 《语文》第四册 中国古代戏曲 “教师” 《牡丹亭》 汤显祖 剧作家 
从《牡丹亭》看女性教育
《贵州文史丛刊》2015年第1期60-64,共5页伏涛 闫佳坤 
《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论"在"临川四梦"中最集中的体现,其中女主角杜丽娘堪称"至情论"最佳诠释者。一部经典剧作的内涵往往不是单一的,作者在《牡丹亭》中除了建构"情教论",反科举外,还有对女性教育的思考。《闺塾》一出极为精彩,其...
关键词:汤显祖 《牡丹亭》 《闺塾》 陈最良 杜丽娘 春香 女性教育 
《闺塾》带来的现代教学启示
《文学教育》2014年第1期105-105,共1页姚昌炳 
对《闺塾》内容的理解早有成说。换个角度来解读这出戏,从中可读出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些启示,包括教学的方法与内容阐释等。语文教学不是教条式的机械灌输,而是充满智慧且灵动多变的师生情感互动。
关键词:教学 方法 情感 
用当今视角重新审视《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语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5期13-14,共2页杨昌盛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杰作,第七出戏名为《闺塾》,又叫《春香闹学》。这出戏描写了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初次在闺塾听塾师陈最良授课的情景。围绕着教与学的矛盾展开剧情,表现了封建礼教与年轻人天性真情的冲突,对封建教...
关键词:《牡丹亭》 陈最良 《闺塾》 封建礼教 封建教育 汤显祖 戏曲家 杜丽娘 
《闺塾》人物形象分析
《文学教育》2013年第4期72-73,共2页吴秀琴 
陈最良是《闺塾》中的人物,很多人都认为他言、行不够灵活,不知变通,是一个迂腐十足的形象代表。《说文》曰:"迂,僻也。腐,烂也。"僻,指的是僻远。故一般字典上对"迂腐"的解释是指言、行拘泥于陈腐的准则,不切合实际。确实,陈最良在很...
关键词:《闺塾》 人物形象 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