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词》

作品数:30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惠国刘勇刚高文王珏朱晓慧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北方论丛》《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戏剧文学》《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淮海词》的用调特征及其词调史意义被引量:1
《河北学刊》2023年第3期105-112,共8页朱惠国 石佳彦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词谱研究与《词律》《钦定词谱》修订”(18ZDA253)。
秦观《淮海词》留存完整词作96首,实际用调48种,从整体上看,具有用调分散、选调丰富的特点。秦观在北宋熙宁、元丰年间作长调较多,元祐、绍圣后却骤然减少,与当时长调逐渐增多的大趋势并不一致。这种情况与秦观的创作内容、生活处境、...
关键词:秦观 《淮海词》 词调 创调 创体 
雅俗共赏,情韵兼胜——论《淮海词》中的俚俗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1期132-134,共3页何倩怡 
俚俗词以柳永为代表,开始广泛运用方言口语入词。秦观处于宋代文坛雅俗对立的时期,在创作上,他受到市井文化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柳永明白妥溜的词风同时运俗为雅,在柳永的俚俗与苏轼的雅化之间,在词的本色上进一步深入开拓了人的心灵世...
关键词:秦观 俚俗词 《淮海词》 
推究秦观《淮海词》水意象成因
《文学教育(中)》2013年第4期21-21,共1页戴志玲 
在秦观现存的八十多首词中,水意象数量众多,创作手法非常独特,本文就由此进一步探讨《淮海词》水意象丰富多彩、自成特色的原因。
关键词:秦观 《淮海词》 水意象 特色成因 
论《淮海词》月意象的三重性被引量:3
《求索》2012年第11期98-100,共3页高文 
《淮海词》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是月亮,其月意象是心灵化的,是秦观主体审美世界的感性呈现。《淮海词》月意象,第一重以爱情词为主,化月亮为情思,月夜愁心,对月怀人,感物兴思;第二重以贬谪词为主,词中的月意象渐次凝重,所寄托的愁情也日益...
关键词:《淮海词》 月意象 三重性 
闲雅深婉《淮海词》——试论秦观词艺术特色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年第4期137-138,共2页赵环 
《淮海词》得花间词尊前遗韵,变而不失其正,故闲雅风流;又嗣欧阳永叔之遗响,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故而凄清深婉,于宋词诸家外自成规模。
关键词:《淮海词》 闲雅 深婉 秦观 
试论秦少游词的语言色彩
《戏剧文学》2006年第8期89-91,共3页刘广辉 
关键词:秦少游 《满庭芳》 《淮海词》 游词 秦词 
祖述《花间》的《淮海词》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54-56,共3页李冬红 
秦观在北宋词坛开始趋于分化的条件下,弃北宋初期小令的理性观照,复五代艳词的感性抒发,重现和发展了五代词绮怨的风貌,虽有发展创新,终未脱却《花间》窠臼。他吸收了温飞卿的细腻与含蓄,然不似温的禾农艳,接受了韦庄的清丽,却较之更为...
关键词:《花间》 秦观 语言 题材 词境 
《淮海词》的心灵意蕴和审美特征论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38-42,共5页杨遇青 王娟侠 
《淮海词》主要继承了花间词风对心灵意蕴的摹写,折中借鉴,独辟蹊径。一是在构筑意境时,虚化外在的景与物,突出心境与感觉;二是词中的风物被淡化了事实意义,烙上了凄婉哀怨的主观印记;三是依据感觉和情意的流转布局,将不断变幻的时空、...
关键词:淮海词 秦观 花间词 心灵意蕴 婉约 
《淮海词》中的女性形象流变
《沧桑》2004年第6期69-70,共2页徐志华 
关键词:女性形象 《淮海词》 流变 审美情趣 人民文学出版社 审美心理 人格理想 西方美学史 思想性格 动作神态 
从《淮海词》结句之特色看秦观艺术人格的构建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68-71,共4页张利亚 
秦观《淮海词》历来被视为词家正音 ,其词结句含蓄蕴藉 ,意境深远 ,自成风格。通过对《淮海词》结句之层层分析 ,探求秦观对二晏、欧阳修、柳永、苏轼等人兼收并蓄的踪迹 ,建构起秦观词独特的艺术人格。
关键词:《淮海词》 秦观 结句 艺术人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