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电阻

作品数:199被引量:39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肖文波于淑珍赵勇明胡方雨董建荣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科学院南昌航空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物理教师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分压电路的电阻如何变化
《物理教师》2013年第12期63-63,共1页虞涛 
在一些参考资料中,关于分压电路的电阻如何变化会有一个结论:如图1,AB间的总电阻随串联电阻R2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如何变化在资料中一般都缺少说明,现笔者尝试做如下证明: 在如图1中,R是一个定值电阻,R1+ R2是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定值...
关键词:串联电阻 分压电路 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 参考资料 并联电阻 阻值 
也谈求并联总电阻
《物理教师》1998年第9期12-12,共1页黄立伟 
本刊1997年第11期发表了《浅谈求并联总电阻》一文,文中由n个电阻并联的总电阻公式1/R=1\R1+1/R2…+1/Rn推出:R=1/(1\R1+1/R2…+1/Rn)=Ri/(Ri
关键词:并联电阻 总电阻 最小公倍数 电阻并联 电阻公式 推导过程 博白县 整数倍 广西 口算 
介绍一种新型的物理试题——“构造概念图”试题
《物理教师》1997年第9期34-36,40,共4页李光洲 
综观当今国内各种类型试题,都摆脱不了旧的传统模式.如选择题、填空题、说理题、问答题、计算题、综合题等等.这些类型题的优点是:题目简单明了,命题的深难度容易掌握,批改容易进行.但它的不足之处是:每个题目知识的覆盖面不够宽;难以...
关键词:概念图 物理试题 概念和定律 库仑定律 物理教师 理解程度 说理题 电荷 并联电阻 类型题 
浅析两种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物理教师》1995年第4期13-13,共1页叶鹏松 
电学中有些习题常涉及如图1所示的这类电路,正确地认识该电路中P点的移动对AB两点间阻值的影响是求解此类习题的关键,一般学生多用二次函数配方法对此加以分析。
关键词:外电路 总电阻 最小值 配方法 解题能力 支路电阻 二次函数 解题效率 阻值 并联电阻 
小议初中物理题的几种特殊解法
《物理教师》1992年第5期18-18,共1页张北春 
初中物理题的常用解法有分析法、综合法、图解法、推理法等等。本文再介绍几种特殊的解法,供参考。一、替代法这种方法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物理问题中,把某些物理量用字母代替,从而简化复杂过程的结构,使问题容易解决。例1、四段相同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 焦耳定律 串联电阻 推理法 特殊解 电阻丝 漂浮条件 并联电阻 解题过程 热平衡方程 
求异思维与一题多解
《物理教师》1985年第2期45-46,共2页朱龙祥 
在一次课内提问时,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将三个电阻R1=13Ω、R2=6.5Ω和R3=1.3Ω并联,求并联后的总电阻。正当大家按照并联电阻公式1/R=1/R1+1/R2+1/R3进行繁琐地计算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很快地报出了R=1Ω的正确答案。我及时肯定了他思维...
关键词:求异思维 秒末 总电阻 并联电阻 物理定律 数学运算 分速度 数学方法 斜抛运动 等效电阻 
一种求并联电阻的方法——标准支路法
《物理教师》1982年第1期29-30,共2页萧裔雄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1/R=(1/R1)+(1/R2)+…+(1/Ri)+…+(1/Rn)=sum from i=1 to n (1/Ri) (1)这种方法可称为“倒数法”或“电导法”。当各支路电阻相等时,R1=R2=……=Ri=…=Rn...
关键词:支路电流 并联电路 并联电阻 倒数法 总电阻 用公式表示 电导法 并联支路 原电路 消耗功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