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议

作品数:229被引量:37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家树力之姚曼波屈茂辉杨际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二个结合”中的若干“等式”论驳议
《思想理论教育》2024年第8期33-39,共7页王娟 王刚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转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研究”(项目批准号:22AZD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内涵。事实上,关于“第二个结合”的内涵本不应该产生误读,但有学者却将“第二个结合”等于“中体西用”、“儒学复古”、“文化否定”。这些所谓的“等式”...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 中体西用 儒学复古 文化否定 
“沃”之探:曲沃代翼或骊姬之乱--《唐风·扬之水》诗旨驳议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2年第3期21-32,共12页王志清 林标洲 
2020年度重庆市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田野作业训练与技能培养”(yjg203117)阶段性成果。
今本《诗经》有《王》《郑》《唐》三篇《扬之水》,其中《唐风·扬之水》诗旨众说纷呈,但主流观点仍是昭公微弱,刺昭公说。吴洋根据上博简相关记载提出骊姬之乱说,认为申生经历与诗义合,但其中某些观点与史实有值得商榷之处。传统刺昭公...
关键词:《唐风·扬之水》 骊姬之乱 刺昭公 诗旨 
走出浮华与喧嚣:关公忠义文化“现代价值论”驳议
《许昌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67-73,共7页刘承 
忠义是君主专制政治文化的主干,其本质是对君权的绝对依附和绝对服从。关公忠义文化的扩展蔓延实与明清皇权专制统治相暗合。无论是从君权至上的意识形态,还是从占正统地位的理学思想以及帝制农商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关公崇拜都与...
关键词:忠义 关公文化 皇权专制 现代价值 
“语文”工具论的科学性在哪里?——《语文工具论》驳议
《中学语文》2020年第28期9-11,共3页邓维策 
“语文工具论”在1990年代遭遇猛烈的批评,“语文”理论界本来应该对“语文”进行科学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去年出版的专著《语文工具论》应该成为这方面的优秀成果,然而,该书立论基础不牢靠,概念混乱,论证缺乏科学性,将使“语文”性质...
关键词:立论基础 语文工具论 概念混乱 科学性 优秀成果 
梅花拳代表人物杨炳与《习武序》述真——《五势梅花桩述真》相关问题驳议
《中华武术》2020年第9期111-114,共4页杨彦明 
清华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五势梅花桩述真》一书,对杨炳及其乾隆年间编写的《习武序》做了有违史实的论述。尤其是作者以"述真"为名,其不良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以确凿的证据,阐明康熙壬辰科武探花、御前侍卫杨炳系河南省内黄县人,与清...
关键词:梅花拳 杨炳 习武序 
对武术本质论的驳议与新探
《中华武术(研究)》2015年第7期84-88,共5页杨铭 
笔者从武术的起源以及历代嬗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各学说进行辩驳。得出以下结论:武术的本质属性为技击性;武术文化属性的出现是在其技击属性形成的基础之上受"去武行文"等社会思潮影响,与哲学、中医学、兵法学等领域互相渗透发...
关键词:武术 本质 技击 文化 
梅鷟古文《尚书》辨伪驳议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论丛》2012年第1期126-129,共4页唐旭东 
本文为笔者所承担的上海大学邵炳军教授主持的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今文《尚书》文系年注析”(教古字(2009-052)和上海市学科建设项目“先秦文系年注析与传统文化流变研究”(项目编号:A.13-0102-12~001)的子项目“今文《尚书》文系年注析”的阶段性成果,系尚未出版书稿“导言”的一小部分,有修改补充.
明代梅鷟作《尚书考异》、《读〈书〉谱》等考证古文《尚书》为伪作。但是结合可靠文献认真分析其证据和结论,可以发现其所列证据及其结论都是站不住脚的。其辨伪存在着为了证成己说而曲解文献、淆乱概念胡搅蛮缠、隐匿反面证据等诸多...
关键词:梅鷟 古文《尚书》真伪 
驳议编辑对电视新闻的作用可有可无
《科技资讯》2009年第12期213-213,共1页孙荃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一切采访画面编辑工作都是记者自己完成的,编辑作用并不大。本人对这一说法持完全反对态度。就电视新闻而言新闻节目的文字编辑工作绝非可有可无,编辑对增强电视新闻可视性的把握可烹出"地方特色佳肴"——即好看的电视...
关键词:编辑 电视新闻 作用 
国学和国学大师驳议
《法制资讯》2009年第2期18-19,共2页刘梦溪 
国学这一概念其实是有特定内涵的名词,不是不可以用,但使用的时候,需要小心小心小心,切不可你也国学,我也国学,大家彼此一下子热起来。更不要花费心思去选举"国学大师"。我们晚学不敢与闻是自然的,我们的长辈恐怕也会望而却步。"国学大...
关键词:世界学术 国故学 现代学术 何炳 整理国故 中国传统学术 先秦儒家 陈寅恪 邓广铭 马一浮 
语文到底“性”什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说驳议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8年第4期15-16,共2页武舒萍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这是新世纪指导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文件。新课标就语文课程的性质在“前言”部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工具性 人文性 “性” 语文课程性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教育 新课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