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论

作品数:215被引量:50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朱清华朱刚李恒威王庆节檀传宝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理解超越论构造:结构和限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53-153,共1页马迎辉 
超越论构造建立在纯粹意识的流形结构之上,它具体体现为如下四个阶段:最底层的时间流形的自身构造、时间流形构造出能思/所思的多维结构、能思/所思的意向关联构造出本质类型和具体区域、最表层的实显的行为现象。在此流形结构中,超越...
关键词:多维结构 交互主体性 超越论 流形 最底层 所思 四个阶段 
如何理解超越论构造:结构和限度
《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11期12-20,共9页马迎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方现象学前沿问题研究”(23&ZD241)的阶段性成果。
超越论构造建立在纯粹意识的流形结构之上,它具体体现为如下四个阶段:最底层的时间流形的自身构造、时间流形构造出能思/所思的多维结构、能思/所思的意向关联构造出本质类型和具体区域、最表层的实显的行为现象。在此流形结构中,超越...
关键词:超越论 意向流形 能思/所思 活的当下 主体性 自我 
儒家超越论的安身立命意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27-37,165,共12页吴先伍 陈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9ZDA033)。
在儒家超越性的问题上,不能拘泥于超越的原始含义,生搬硬套西方的超越概念来套裁儒家思想,而是要抓住超越概念背后的目标追求:超越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人类的安身立命问题,让有限的人生获得无限的意义与价值。西方的宗教与哲学试图通...
关键词:儒家 超越 内在超越 安身立命 群体价值 
海德格尔的超越和超越论的克服问题
《现代哲学》2024年第4期72-80,共9页朱清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黑皮本》与海德格尔中后期思想研究”(19BZX091)。
超越和超越论问题是海德格尔思想中根深蒂固而又异常复杂的问题。他的基础存在论的超越论深受康德先验论的影响,同时带有胡塞尔现象学超越论的印记。他的超越论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传统的超越问题,也引起了超越论框架中主体主义的痼疾。...
关键词:超越 超越论 康德 居有 “黑皮本” 
何种先天条件?——一项拆解《既给予》中马里翁对胡塞尔之批评的尝试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24年第4期30-38,共9页董俊 
在《既给予》中,马里翁批评胡塞尔以有限的直观将被给予性置于视域与自我这两个外在先天条件的约束下,他试图依据饱溢现象将被给予性从这一约束中解放出来。这不但使得饱溢现象中的直观难以理解,也会导致被给予者如何进入受予者有限视...
关键词:马里翁 被给予性 认识的权能 视域 超越论自我 直观 
如何理解胡塞尔:问题的发生、转向与突进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58-67,208,209,共12页马迎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现象学前沿问题研究”(23&ZD241)。
理解胡塞尔必须进入胡塞尔本人的运思。《逻辑研究》在拓展范畴直观的同时错失了作为直观之前提的自身被给予性。在1906—1907年间,胡塞尔开始聚焦绝对被给予性(之中的先天)的观念,在随后的内时间意识研究中,他通过对滞留的具体综合样...
关键词:胡塞尔 直观 被给予性 内时间 纯粹意识 能思/所思 超越论构造 
确然之地基,还是显现之场所?——论意识在现象学中的地位
《现代哲学》2024年第3期77-85,共9页高松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2120210227)。
现象学中的“意识”超越了近代认识论中确然性基础的角色,成为使一切对象得以显现的超越论场所。通过对“超越”和“超越论”的重新解读,现象学揭示了意识的内时间视域结构,使其成为一切对象得以显现的可能性条件。这种超越论转向将意...
关键词:超越论 显现 内时间意识 明见性 
形而上学的突围——以“生活儒学的超越本体论”为例被引量:1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2期20-31,188,189,共14页任剑涛 
当代儒学研究的繁荣景象令人瞩目;但儒学的多元化呈现与儒学的方向性决断之间如何吻合起来,是一个颇富挑战性的问题。就此而言,儒学在繁荣中的困境愈益为人觉察:究竟儒学能不能从传统儒学转变为现代儒学,以及儒学能否维持其亘古不变的...
关键词:总体困局 生活儒学 形而上学 超越论 黄玉顺 
“候选书家”与“超越古人”
《书法》2024年第6期30-30,共1页斯舜威 
最近看到两位书法家的短视频,代表两种“造就观”,很有意思。一位说:“在世的不管名气多大,哪怕当了书法家协会主席,都是候选书法家。要等待历史慢慢沉淀下来,再去拣选。”另一位提出“誓与古人比高下”,毫不客气地认为自己超越了古人,...
关键词:书法家协会 林散之 于右任 短视频 超越论 书家 候选 
第一人称视角与他异性——批评与辩护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1期84-104,共21页罗志达 
国家重大人才支持计划(编号2022WRQB02);中山大学中央业务费《现象学与儒学视域下的生存论情感研究》(编号22wkqb10)的支持
一、导言无疑,在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中,胡塞尔乃是第一位对交互主体性问题(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复杂的他异性问题)作出系统性阐述的哲学家;其第五《笛卡尔式的沉思》依然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关于交互主体性的著作之一。但胡塞尔在这一著...
关键词:交互主体性 超越论 西方哲学 胡塞尔 第一人称视角 笛卡尔 系统性 异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