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有论

作品数:25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晓毅冯达文汤一介韩建萍兰喜并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产业与科技论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华文化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试论郭象方法论的特点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9-13,35,共6页丁桢彦 
郭象在《庄子注》中以有无(动静)统一论反对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以及各种名目的创世说,把魏晋玄学推到了一个新阶段,但他又把(动静)的统一加以无限夸大,最后陷入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坑。不过,从方法论上说,郭象强调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关键词:魏晋玄学 玄冥 创世 天地万物 越名教而任自然 齐物论 崇有论 《齐物论》 人间世 思想因素 
西晋玄学思潮管见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14-20,共7页王晓毅 
西晋玄学也称中朝玄学,指兴盛于西晋中后期元康——永嘉之际的玄学思潮。这一时期,玄学发展的各种社会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了西晋王朝。在他执政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玄学思潮没有得到重大发展,也没有出现有重要...
关键词:正始玄学 王衍 郭象 玄学思潮 贵无论 崇有论 元康 “无” 贾后 独化 
裴頠《崇有论》校释被引量: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8-13,22,共7页冯友兰 
裴頠字逸民,是晋朝的“名士”,也是一个政治上的重要人物。在当时各政治派别争夺政权的斗争中,为赵王司马伦所杀。他的著作有《崇有论》和《辩才论》。《辩才论》大概是讨论当时所谓才性问题的,还没有写成,他就被害了。现在流传下来的...
关键词:崇有论 贵无论 《世说新语》 唯物主义 “有” 辩名析理 玄学 校释 《晋书》 起居注 
裴頠哲学思想补正被引量:1
《学术月刊》1985年第6期39-41,共3页刘康德 
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论稿》一书中指出:“大凡欲了解中国一派之学说,必先知其立身行己之旨趣”;此外,“治学之眼光、之方法”也很值得留意。对裴頠哲学思想的研究,也不应忽视他的“人生行事”之旨趣与思想表述方法。
关键词:哲学思想 崇有论 人生观 魏晋玄学 表述方法 竹林七贤 士大夫 老子 晋书 言不尽意 
裴頠崇有哲学新论
《晋阳学刊》1985年第3期44-47,43,共5页肖美丰 
裴頠,字逸民,河东闻喜人,西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政治家,崇有派的代表人物。他出身于门阀士族大官僚家庭,任过西晋王朝的尚书左仆射等官职。“八王之乱”中被赵王伦杀害,年仅三十四岁。他死得过早,留下的哲学著述只有一篇《崇有论》,但...
关键词:崇有论 魏晋思潮 哲学 学术界 代表人物 政治家 表现形式 绝对化倾向 欲望 自生 
郭象的“有无之辩”及其“造物者无主”思想浅析被引量: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41-48,共8页李中华 
郭象是魏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其哲学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崇有还是贵无?崇有论在魏晋时期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这在郭象哲学的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采取郭象是崇有论的说法,并试图在众家研究的基础上就郭象的“有无之辩”及...
关键词:自生 造物主 宇宙形成论 郭象 崇有论 中世纪 魏晋时期 神灭论 自然观 本体论 
关于《晋书》中《崇有论》的标点问题
《齐鲁学刊》1981年第3期33-34,共2页李传明 
西晋哲学家裴頠,他的主要著作是《崇有论》,这是一篇针对时代之弊而发的论战性文章。他见于当时“虚无之言,日以广衍”、“上及造化,下被万事,莫不贵无”的倾向,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崇有”的思想,犀利地批判了王弼等人的“贵无论”,坚持...
关键词:崇有论 重要地位 贵无论 魏晋哲学 唯物主义 哲学家 王弼 思想 自生 晋书 
试论魏晋南北朝之清谈
《学术研究》1980年第5期54-58,共5页李哲夫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十分复杂的历史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中,我国经历了一个由三国鼎立到神州一统、再到天下大乱的过程。魏是三国中最强的割据势力,后来其政权落到了司马氏的手里。公元二六五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了西晋。西晋...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 历史时期 西晋 东晋 正始 崇有论 司马氏 官吏 何晏 
贵无崇有之争是儒法斗争吗?
《学术研究》1978年第2期29-32,共4页梁汝卫 
魏晋时期哲学上有所谓“贵无论”和“崇有论”的论争,这次争论的实质和它的政治背景,本来可以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讨论。可是,广东某教授在一九七六年六月的一次讲话中,歪曲事实,借此大做文章,为“四人帮”张目,是必须予以揭露、批判的。
关键词:贵无论 崇有论 魏晋时期 阶级斗争 唯物论者 儒法 中国哲学史 世家大族 四人帮 法家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