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玄学

作品数:50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韩国良高晨阳李军王晓毅许抗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南阳师范学院杭州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长安学刊》《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贵州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何晏思想及政治改革略论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5-9,共5页杨强 张丽君 
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18-2353)。
何晏作为曹操之养子,一方面受曹氏“尚通脱、重才智”家风的熏陶,另一方面受其祖父何进谋诛阉宦这一清流事迹的影响,不仅使其成长为正始玄学新思潮的领袖之一,而且对其忠君观念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何晏身为曹氏皇权第二代官僚集...
关键词:何晏 正始玄学 曹魏选举制度 
魏晋政治环境中的玄学探索
《山东青年》2019年第4期159-160,共2页刘嘉欣 
魏晋的政治环境对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遵循学术界通常采用的观点,将魏晋玄学的发展划分为正始玄学、竹林玄学与独化论玄学三个阶段.相应的,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在魏初、高平陵政变后以及西晋建国之后三个时期形成的....
关键词:魏晋玄学 政治环境 正始玄学 竹林玄学 独化论 
孙吴清谈名理的发展及与正始玄学的关系——兼论“二陆入洛”的玄谈资源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4期113-119,共7页徐昌盛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学风嬗变与孙吴文学的生成"(17YBQ080)
孙吴的清谈名理,是在汉末中原的影响下发生发展的,主要表现为清谈风气的盛行和人物品评的兴起。孙吴学者批判地接受了荆州学派新学风的影响,在《易》和《太玄》之学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孙吴早期的老学成就斐然,虞翻《老子》注在三国时...
关键词:孙吴 清谈名理 发展 正始玄学 关系 
论夏侯玄为何被视为正始玄学领袖
《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年第2期185-187,共3页贾恺瑞 
夏侯玄与何晏、王弼创立了正始玄学,奠定了玄学的理论基础,在人格上儒道双修,受人敬仰。他曾参与正始改制,亦有高超的政治才能。文章对夏侯玄的玄学思想、人格魅力和他参与的政治活动进行分析,使人们能对夏侯玄这个人物有较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夏侯玄 玄学 正始改制 
清谈与清谈误国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3期97-101,共5页汪鹏 
清谈与清议在正始以前,两者混通,皆指对人物评议;正始以后两者才有区分,清议专指品评人物,清谈则指谈论玄学。清谈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积极性表现在打破汉代儒学垄断地位,是一次学术思想大解放,所谈的问题属于宇宙观和哲理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正始玄学 清谈误国 王衍 
论正始玄学的现实主题及其价值
《长安学刊》2013年第5期73-74,共2页李瑞 
魏晋玄学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当时的现实社会生活的需求为玄学的出现提供了坚定的现实基础。玄学作为一种思潮,它探讨了众多的重要命题,如本末、有无、体用、才性、言意等等,其中许多都涉及了现实问题,在哲学的...
关键词:玄学 有情 无情 有无 
王弼《周易略例·明彖》的原则被引量:3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年第3期172-172,共1页罗凤芝 
汉代易学主流通过《易》卦象和有关数字释《易》,最终郑玄过分援引、发挥象数之说,使汉代象数易学繁琐、虚妄的弊端暴露无遗,并将其引入死胡同,将汉代易学终结。王弼以取义说解释《周易》六十四卦和挂爻辞及其《彖》《象》二传,有...
关键词:《周易》 王弼 象数易学 整体性原则 六十四卦 正始玄学 《易》 汉代 
王弼其人其学
《潍坊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132-135,共4页任怀国 
王弼是魏晋玄学阵营中卓然超群的人物,是中国哲学史上超一流的哲学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著述颇丰。从王弼的思想体系建构过程看,他找到了一条综合儒道关系的途径和方法,突破了汉代的学术传统,构筑了一个自具系统的经典解释方法论体系...
关键词:正始玄学 王弼 “贵无”论 崇本息末 会通儒道 
“美感”与生命——浅析阮籍与嵇康诗歌中的生命意识及其中“佳人”的超现实意义被引量:1
《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2期195-198,200,共5页曹莎 
正始时期是玄学盛行的时期,庄子所强调的自由精神也是当时世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生命境界与生存准则。司马氏家族从诛杀曹爽之时就已经控制了政权。于是社会上酝酿着的是时代的大更替,人性道德观念的大转变。在这样一个"假禅让之名而行篡...
关键词:正始玄学 生命 “佳人” 美感 超现实 
论王基对王肃《诗》学的驳难于正始玄学产生的促进作用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116-118,共3页郝桂敏 
王基和王肃都是三国时期魏国人,是古文学派的经学家。在《诗经》学方面,王肃反对郑玄学说,王基是郑玄的学生,对王肃学说进行有力回击。王基对王肃《诗》学的驳难,是郑王学术论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魏正始年间玄学的产生。
关键词:王基 驳斥 王肃 《诗经》学 玄学 产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