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歌

作品数:78被引量:11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红春吴夏平吴格言王澧华曹旭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编给初中生的唐诗读本——八年级唐诗整体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2期96-101,共6页李一凡 刘秋琴 张悦彤 
八年级教材中的唐诗共有十五首。按时间划分,初唐诗歌两首,分别是八上《野望》和八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盛唐诗歌八首,分别是八上《黄鹤楼》《使至塞上》《春望》和八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石壕吏》...
关键词:《使至塞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送友人》 盛唐诗歌 中唐诗歌 初唐诗歌 《石壕吏》 晚唐诗歌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6期136-137,共2页陈小蕊 
【教学创意】1.以史为经纬。分析初唐诗坛的现状,厘清诗歌进入初唐时期面临的发展窘境,引导学生得出初唐诗坛改革的迫切性,为引进陈子昂等设伏笔。2.以诗人群为坐标。张若虚的诗歌神话并非独步江湖,与他同时或先后登上初唐诗坛的诗人,...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 初唐诗坛 初唐诗歌 教学创意 初唐时期 引导学生 以诗证史 
从初唐诗歌探古诗词教学
《才智》2015年第25期111-111,共1页韩洪伟 
如何处理好古诗词平时教学与考纲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初唐诗歌为例做以探讨:做到"立足基础,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的古诗词素养;走进诗歌,领略古诗词之美;适当点拨考点,搭起通向高考的桥梁"这几点后,这一组矛盾也就得以化...
关键词:初唐诗歌 立足基础 领略古诗词之美 适当点拨考点 
初唐诗歌:感伤的青春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7年第1S期20-23,共4页鲍鹏山 
唐初二十年的诗坛了无足观,高祖、太宗算是有魄力的人物,但“稍逊风骚”却也是定评。虽然太宗是一个南征北战的大英雄,虽然《全唐诗》开卷即是他的《帝京篇》十首,且第一首首二句即是“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的大气势。
关键词:帝京篇 《全唐诗》 长安古意 刘希 函谷 女人味 七言歌行 四杰 汾阴 文人无行 
鉴赏古诗应懂一点“兴寄”
《中国校园文学(青春号)》2002年第12期51-52,共2页孙爱尧 
兴寄之说在我国古诗创作中有悠久的传统,并且随诗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兴”,指比兴。
关键词:兴寄 诗创作 古诗 鉴赏 解诗 初唐诗歌 社会生活 陈子昂 发展 借景抒情 
四杰诗歌艺术渊源考辨——兼析《昭明文选》与初唐诗风
《文献》1993年第2期7-17,共11页徐尚定 
陆时雍《诗镜总龟》称:"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这句话颇能代表文学批评史上众多批评家对于初唐诗歌风气的看法,也可视作对四杰诗歌艺术成就的基本评价。刘克庄就说:
关键词:四杰 初唐诗歌 昭明文选 文选学 艺术素养 初唐诗风 诗歌艺术 诗歌创作 批评家 王勃 
论颜延之对偶诗对初唐律诗的影响被引量:2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86-90,共5页陈书录 
颜延之诗歌最主要的特征是文字和用典上的对偶。其的名对、联绵对、双声对等诗歌语言的对称美,对齐梁新体诗的发展,乃至初唐诗歌的定型化,都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六朝文化“继汉开唐”的转化的特点。
关键词:六朝文化 颜延之 中国通史 文字 对偶句 后湖 艺文类聚 学记 初唐诗歌 欧阳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