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断

作品数:186被引量:36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彭辅顺庄劲金锥李杰谢锡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卡”犯罪中提供银行卡行为的司法适用和理论检视———基于233份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
《楚天法治》2025年第2期0040-0042,共3页李东辉 
提供银行卡行为作为“两卡”犯罪的主要行为类型,在主观明知的认定、被帮助对象的界定上存在认识分歧,竞合的处断存在多种区分学说。本研究通过对233份裁判文书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明知”的认定应限于概括性认识,需审慎适用推定。“...
关键词:两卡犯罪 竞合处断 明知认定 罪刑均衡 
想象竞合犯处断原则的反思与重构
《警学研究》2024年第6期85-95,共11页陈劲阳 吴宣 
想象竞合犯,是指一行为触犯数罪,需要犯罪构成评价数次的情况。各学说的争议焦点在于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本质,但学说内部存在着罪数本质和处断原则不对应的情况,使得罪数本质无法为想象竞合犯的处断提供依据。其本质原因在于对罪数论中罪...
关键词:罪数本质 想象竞合犯 从一重罪处断 从一重重处断 数罪并罚 
从境外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司法认定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4年第5期89-97,共9页张炜 金华捷 
在从境外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案件中,走私犯罪的成立不仅须有涉案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者其制品来源于境外的证据,中间走私入境过程的证据也不能缺失。这类案件中,直接走私和间接购私的区分,应结合行为人主观犯意的内容...
关键词:直接走私 间接购私 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处断一罪 数罪并罚 
自洗钱行为的认定与罪数处断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35-40,共6页皮晗 
洗钱罪的本质在于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披上“合法”的外衣,实现赃钱、黑钱的安全循环使用,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这同样也应当是我国洗钱罪认定的核心。对于上游犯罪本犯在上游犯罪的交易过程中,利用自己或第三人银行账户接收犯罪所得...
关键词:上游犯罪 洗钱罪 自洗钱 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数罪并罚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涉受贿条款修改之检视
《地方立法研究》2024年第4期47-63,共17页彭辅顺 
基于1997年《刑法》第229条第2款的立法缺陷和受贿犯罪的立法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该款规定的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涉受贿行为进行了修正,将其定罪处罚的条件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法定刑升格”修改为“依照处罚...
关键词:提供虚假证明文件 受贿 牵连犯 从一重罪处断 罪刑均衡 
自然单一行为的处断处罚及其法定化——李某诉乙地公安机关案判解被引量:2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98-108,共11页叶必丰 
上海市全面依法治市研究会法治政府建设研究基地资助。
乙地公安机关对连续五日违法停车的自然单一行为处断为两个违法行为加以处罚,得到了法院的支持。法院据以支持的法理是,一事不再罚原则中的“一事”系法律单一行为,自然单一行为只有通过法律评价才能确定是否属于法律单一行为,才能适用...
关键词:行政处罚 处罚法定原则 一事不再罚 自然单一行为 处断 
法律与文学中的自我生命权处断问题:由《丰饶之海》中的自杀展开
《时代人物》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郑盛文 
“法律与文学”是透过文学作品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法律命题的一种法学分析方法。死亡不仅是文学世界里的永恒话题,也是法学中涉及生命权问题的争论焦点。其中,自杀问题更是二者所共同关注的重要之处。笔者以三岛由纪夫的《丰饶之海》为分...
关键词:法律与文学 自杀 丰饶之海 国家放任 国家预防 
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从重处断”的提倡与适用
《法学文摘》2023年第4期54-56,共3页孟红艳 
一、想象竞合犯的传统处理思路:从一重罪处断(一)我国刑法理论对想象竞合犯的处理模式之争对于想象竞合犯的处理模式,我国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论:第一种观点认为,对想象竞合犯只能按重罪处罚,在量刑时完全不评价轻罪。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
关键词:想象竞合犯 从一重罪处断 法定刑 刑法理论 重罪 处理模式 轻罪 处理思路 
“自洗钱”行为的认定与罪数处断问题研究
《西部公安论坛》2023年第4期17-22,共6页皮晗 
洗钱罪的本质在于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披上“合法”的外衣,实现赃钱、黑钱的安全循环使用,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这同样也应当是我国洗钱罪认定的核心。对于上游犯罪本犯在上游犯罪的交易过程中,利用自己或第三人银行账户接收犯罪所得...
关键词:洗钱罪 自洗钱 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数罪并罚 
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从重处断”的提倡与适用被引量:3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11-128,共18页孟红艳 
犯罪竞合论的核心是如何准确实现充分但不重复的刑法评价。我国现有刑法理论对于想象竞合犯的处理既未能顾及是否充分评价问题,也未结合责任刑理论对是否妥当量刑问题展开研究。对想象竞合犯不宜继续“择一重罪处罚”,而应转变为“择一...
关键词:想象竞合犯 择一重罪从重处断 量刑原则 责任刑 打击错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