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心理

作品数:249被引量:32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傅世侠周彬林金辉罗玲玲王灿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南通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无意识与艺术创造心理
《跨世纪》2008年第12期72-72,共1页曾鹏德 
本文论述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对艺术的阐释以及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修正和发展,并进一步分析了人的无意识深层心理结构的形成、特征以及对艺术创造的重要意义,最终归结出决定艺术创造心理的是有意识的知识...
关键词:无意识 力比多 原型 深层心理结构 
试论团体创造力研究与创造心理学的理论转向被引量:11
《心理科学》2005年第5期1277-1278,1276,共3页邓雪梅 
团体创造力研究是当前创造心理学的新方向。本文讨论了自J.P.Guilford以来,从个体层次创造力研究发展到重视团体创造力研究的演变过程。认为团体创造力研究不仅在创造心理学传统理论框架内开辟了一个新时期,其方法论视角的转换为以更广...
关键词:个体创造力 团体创造力 创造心理学 创造力研究 个体层次 传统理论 新时期 方法论 
论科学创造心理的“知、情、意”和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13-15,共3页周彬 
安徽省软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 0 10 35 0 12 )
文章试就科学创造主体心理活动中的认知、情绪、意志过程的互动关系对科学创造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剖析 ,阐明了科学创造主体心理活动中“知、情、意”的互动和谐对科学创造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学创造主体 认知 情绪 意志 
文艺创造心理之辩析
《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112-116,共5页姚文放 
一 在称谓那些制造性、生产性活动的时候,人们长期以来业已形成了这样的用语习惯:工匠“制作”,父母“生育”,宗教徒“虚拟”,只有艺术家才“创造”·M·李普曼言之有理:“除了‘创造’一词人们却找不到其他任何一个更恰当的字眼来描述...
关键词:艺术家 创造心理 辩析 创造活动 宗教徒 文艺创作 生殖者 生殖活动 工匠 用语习惯 
论历史文学真实的心理化过程
《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10期37-42,共6页吴秀明 
真实是历史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颇为棘手的难题。古往今来,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不过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基本限于历史的和美学的二种,至于艺术心理学方面则几乎无人涉足。笔者认为,历史文学真实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可...
关键词:历史文学 心理化 作家 林则徐 缓发型 创造心理 历史真实 心灵化 历史小说 赵丹 
文艺理论的生命也在于创造——评刘烜的《文艺创造心理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122-123,92,共3页杜书瀛 钱竞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突然发现自己面临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原以为批判了极左思潮,就自然可以拨乱而返正,岂料对于左倾理论体系的剖析追究并不仅仅限于江青、姚文元之流,而是牵动到远为广阔的层面。深重的问号笼罩在几...
关键词:八十年代 六十年代 尴尬处境 文艺理论 创造心理学 问号 艺术天才 中国当代 根本问题 理论体系 
中学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98-102,共5页周自寅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力量源泉。根据现代教育学和创造心理学理论,发掘中学生的潜在智能,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使之能深刻地掌握知识,并把知识向新的学习领域进行广泛迁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中学化学教学...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多向思维 求异思维 现代教育学 化学基本概念 阿佛加德罗定律 创造心理学 知识的基础 氢氧化钡溶液 
文艺创造的审美心理构建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55-59,共5页张德明 
作家的文艺创造,涉及到他的生活体验、感受,经过想象和联想,写出实际的作品。他们的创造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涉及到审美心理构建。艺术心理审美构建的基础就是文艺家对世界的审美掌握。马克思曾这样谈过:“……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
关键词:审美构建 想象与联想 审美心理 艺术审美 审美过程 创造心理 托尔斯泰 艺术作品 文艺作品 发展阶段 
论比兴的创造心理和审美效应被引量:2
《文史哲》1991年第1期79-84,共6页朱旗 
比兴从实践上统一了客体对主体的刺激作用和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从心理特征上看,比兴体现出对客体刺激作用作出迅速反应时主体的随动应然效应。比兴的创造心理特征是:在兴而起情的瞬间,具体的情思和具体的物象争逸出运动的游移状态,...
关键词:心理特征 创造心理 客体 联想性 精神活动 审美意义 起情 美学性 格式塔心理学 审美效应 
钩深致远 学家壮观——《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论纲》评介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101-104,共4页钟仕伦 
在我国,比较早地运用现代心理学观点来研究古代审美心理现象的学者恐怕要数郭沫若先生了。还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郭老就曾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家的审美创造心理。他认为,屈原、蔡琰、王实甫的“欲生不得生,欲死不...
关键词:审美心理学 中国古代 “养气” 理论形态 现代心理学 传统思维方式 审美创作 心理运动 审美创造心理 “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