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果甘草

作品数:50被引量:21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阚毓铭李伟东张继姚健马君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农业科学》《草业学报》《中草药》《黑龙江畜牧兽医》更多>>
相关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甘草属7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被引量:6
《中草药》2023年第9期2907-2916,共10页代江鹏 蔡一鸣 刘巧珍 高晓霞 朱爽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7A020213014)。
目的探究甘草属7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从NCBI获取国内已有的7种甘草属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筛选得到49条共有蛋白编码序列,使用codonW 1.44、EMBOSS、SPSS 26.0等分析密码子偏好性相关参数。结果7种甘草属...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组 甘草属 密码子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粗毛甘草 光果甘草 胀果甘草 刺果甘草 圆果甘草 甘草 云南甘草 
刺果甘草的成分及特征的相关研究进展
《现代畜牧兽医》2023年第1期87-90,共4页刘杰淋 孔晓蕾 张强 王雪珊 彭大庆 曲洪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黑土地侵蚀退化功能重建机制与阻控技术(2021YFD1500800)”;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
刺果甘草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其根可入药,茎叶可作为优质的粗饲料饲喂动物。文章对刺果甘草的资源分布、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以及刺果甘草组织培养、生物遗传多样性、植物学特征特性进行概述,以期为刺果甘草作为饲料资源及药用资源的进...
关键词:刺果甘草 化学组分 组织培养 生物遗传多样性 植物学特征特性 
刺果甘草全基因组Survey及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被引量: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年第5期1781-1790,共10页向如双 孙伟 段宝忠 王艳 Botir Khaitov Atia tul Wahab 孟祥霄 
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6500):甘草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升级与产品开发,负责人:边育红;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E0100900):巴基斯坦传统药物资源开发与保护,负责人:宋驰;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I2021A03710):基于各国药典的全球草药数据库的构建,负责人:宋驰。
目的 基于基因组Survey分析对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基因组大小和杂合率进行估计,并通过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对其在甘草属Glycyrrhiza L.中的系统发育位置进行研究。方法使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刺果甘草进行测序,采用K-...
关键词:刺果甘草 基因组Survey分析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浓H_(2)SO_(4)处理对刺果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草学》2021年第6期66-70,共5页刘杰淋 王建丽 孔晓蕾 康欣彤 张强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黑〔2020〕TG07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课题:2020JCQN002、2020FJZX025、2020YYYF008共同资助。
为研究破除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种子休眠的方法,观测采用浓硫酸处理后0~96h播种的变化,分析4个种子发芽指标及幼苗生长的6个指标,探究浓硫酸对破除刺果甘草种子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浓硫酸处理后刺果甘草24h...
关键词:刺果甘草 浓硫酸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浓H_(2)SO_(4)处理对刺果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现代畜牧兽医》2021年第12期5-8,共4页刘杰淋 王建丽 孔晓蕾 康欣彤 张强 曲洪生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黑[2020]TG07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课题(2020JCQN002、2020FJZX025、2020YYYF008)”。
试验研究破除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种子休眠的方法,分析种子发芽指标及幼苗生长的指标,探究浓硫酸对破除刺果甘草种子休眠的影响。试验挑选450粒种子,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观察浓硫酸处理后0~96 h播...
关键词:刺果甘草 浓硫酸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祛肺毒一号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药物评价研究》2021年第4期736-744,共9页李伟霞 张书琦 贾文汇 牛璐 陈毓龙 唐进法 
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祛肺毒一号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物质基础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祛肺毒一号方中各药味的归经,并构建药味-归经网络;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并筛选祛肺毒一号...
关键词:祛肺毒一号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驴食草酚 3'-甲氧基光甘草定 刺果甘草查尔酮 
甘草及其伪品刺果甘草的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无损鉴别被引量:5
《时珍国医国药》2021年第1期97-99,共3页高鸿彬 宋洪杰 
军队医疗机构制剂标准提高计划科研专项课题(13ZJZ11-3,14ZJZ02-3)。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不同产地甘草及其伪品刺果甘草进行了快速无损鉴别研究。方法该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不经任何化学处理,对原始样品直接检测,获取样品的全部完整的光谱信息,通过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模式识别技术对样品...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 甘草 刺果甘草 快速无损鉴别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刺果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年第10期77-77,105,共2页李秀影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对O2-体外清除试验研究刺果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抗坏血酸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刺果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效果略高于抗坏血酸。在0.005~0.025mg/ml浓度范围内清除率均随浓度...
关键词:刺果甘草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活性 
东北地区刺果甘草生物学特性及种子萌发特性研究被引量:5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年第8期123-126,293,共5页林艳艳 杜广明 杨云贵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SR-35-01A)
为了解刺果甘草作为饲草的价值及其对盐碱土地是否有改善作用,试验观察测定了天然刺果甘草生长情况、根入土深度、根水平分布范围、小叶数、叶长、叶宽等生物学指标;另外采用98%浓硫酸、20%Na OH溶液、50℃水浸泡的方式打破刺果甘草种...
关键词:刺果甘草 饲草 野外调查 种子休眠 生物学特性 萌发 
长白山刺果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优化与活性研究被引量:5
《北方园艺》2015年第3期116-118,共3页常桂英 孙立梅 赵雪 
2013年吉林省高校长白山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吉农院合字[2013]第S013号)
以长白山刺果甘草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长白山刺果甘草中黄酮类化合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进行O2·体外清除试验,研究刺果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与抗坏血酸的抗氧化能...
关键词:刺果甘草 黄酮 正交实验 抗氧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