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迟延系统

作品数:13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马平韩璞马晓兰张全庄兰羽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华能汕头电厂更多>>
相关期刊:《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机床与液压》《仪器仪表用户》《自动化应用》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容量大迟延系统自动调节参数优化
《自动化应用》2024年第12期109-110,113,共3页付秀丽 魏瑞霞 
大容量、大迟延的调节系统参数优化工作一直是困扰火电热工人的一大难题。菏泽电厂三期公共系统因水池容积较大(达2 000 m3),补水管道较粗(Φ325×6 mm),水池液位难于控制,造成补水流量大幅波动,直接影响工业水池用户用水。为解决此难题...
关键词:大容量 大迟延 自动调节 参数优化 
IMC的优化设计及其在热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仿真》2015年第12期413-415,454,共4页马晓兰 韩璞 胡艳 孙宇笛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内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为了使内模控制器能在工程中得以实现,通过在内模控制器前或后加入低通滤波器的方法,使得内模控制器可以通过模拟仪表来实现,也可以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实现内模控制器,而且,低通滤波器的惯性时间常...
关键词:内模控制器 经验公式 热工系统 优化设计 大迟延系统 
最小拍优化控制及其在大迟延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1
《计算机仿真》2015年第11期404-406,410,共4页马晓兰 韩璞 李兴如 孙宇笛 
针对具有纯迟延的被控对象,提出了一种最小拍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方法。方法首先利用经验公式消去纯迟延,按无纯迟延的等效对象设计最小拍控制器。当选择的采样周期较小时,可以用最优化的方法,优化出最小拍控制器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按...
关键词:最小拍控制 公式 大迟延系统 优化设计 
PID预测控制算法在大迟延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5
《华电技术》2015年第7期15-17,34,共4页马平 赵倩 
对于大迟延控制系统,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不能使其达到理想控制效果,而预测控制也存在结构复杂、参数多、在线计算量大、参数含义与实际系统的对应关系不明晰等缺点。综合PID控制与预测控制的优点,提出一种计算量小、易于工...
关键词:大迟延 PID 控制 预测控制 鲁棒性 
600MW机组脱硝调节品质的改进方法
《河北电力技术》2015年第A01期8-9,共2页刘永华 牛辉 
针对600 MW机组脱硝系统出现的调节摆动大、自调被切除的问题,提出脱硫系统控制策略及测量技术改进方案,并说明改进效果,为机组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脱硝调节品质 大迟延系统 直插式脱硝测量装置 
一种大迟延系统的控制方法被引量:2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66-69,共4页马平 李奕杰 
大迟延系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但又难以控制,并且大部分工业生产过程都具有非线性的特征,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在利用传统串级PID对实际系统进行控制的时候,很难得到理想的控制效果,难以保证控制品质,因此针对...
关键词:基于物理机理的PID控制 过热汽温 扰动 大迟延 
模型算法控制对大迟延系统的控制效果研究被引量:6
《仪器仪表用户》2010年第4期5-7,共3页李长更 刘友宽 苏杰 
大迟延系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但又是难以控制的,一直是控制界关注的研究方向,利用经典控制方法对实际系统进行控制的时候,得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相当困难。而模型算法控制(MAC)正是解决此问题的比较好的方法,通过与传统PID控制效果...
关键词:大迟延系统 预测控制 模型算法控制(MAC) 
关于热工系统的模糊PID控制探讨
《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4期158-159,共2页林凤华 
针对火电厂热工时滞系统——主汽温系统的大滞后、大惯性、非线性等特点,提出将模糊控制与常规PID控制相结合的思路,选用全论域范围内的模糊控制器与PI控制器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案设计过热器减温控制系统;建立相关模糊控制算法并组态实...
关键词:热工时滞对象 模糊控制 PID控制 大迟延系统 
基于MATLAB的温度系统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内江科技》2007年第10期116-117,共2页张维波 姜波 
本文研究了两大类用于大时滞系统控制的方法,即分别采用经典的PID控制、Smith预估器控制和BP神经网络智能控制方法,对温度控制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研究,比较了各种控制算法的优点及存在的局限性,证明了采用变参数自...
关键词:大迟延系统 快速性和稳定性 BP神经网络 变参数自适应 MATLAB 
Smith预估器在大迟延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7
《机床与液压》2006年第4期170-171,153,共3页张全庄 兰羽 
介绍了在大迟延系统中,利用Sm ith(史密斯)预估器模型的补偿特性,并将其加入到被控系统的反馈回路来补偿过程的动态特性,以克服控制系统在纯PID控制、微分先行控制及中间反馈控制受定值扰动下所存在的超调量较大且响应速度很慢的缺点。
关键词:SMITH预估器 大迟延系统 鲁棒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