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简

作品数:260被引量:42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延昌田雪梅张宏武李继明杨扶德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北汉代医简字词考辨三例
《出土文献》2025年第1期117-126,172,173,共12页袁开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三部西汉墓出土简帛医书病证名比较研究”(19YJC740112)阶段性成果。
本文对西北汉代医简中一些未释和错释字词进行考释、辨析,如敦煌汉简医方简563B中简端两字“■”当为“(豚)脂”或“(豚)肪”。敦煌汉简医方简2001中“诸绝”是病症名,指各种“绝病”,即脏气衰竭,精气、阴血、真阳等消耗殆尽的一类危重...
关键词:豚脂 诸绝 靡谷 去热 羊矢(屎)尽索 
基于《武威汉代医简》温阳通督法的药物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理论探讨
《甘肃医药》2024年第11期978-980,共3页倪角角 张晓岚 李浩林 阚丽丽 田广芳 张靓 刘雪君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编号:GZK-2019-12)。
《武威汉代医简》是1972年出土于甘肃武威的东汉医学简牍,是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医药文献,简中所载“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为该著作温阳通督法的具体体现,而基于该医简的药物罐疗法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AS)等风...
关键词:武威汉代医简 温阳通督法 药物罐 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 强直性脊柱炎 
基于TRPV1通路调控脊髓背角神经元痛敏化探讨《武威汉代医简》之瘀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炎性疼痛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4年第11期54-58,共5页张昊 田雪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四肢关节疼痛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首要症状,而炎症诱导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痛敏化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炎性疼痛的重要原因。脊髓背角神经元痛敏化与细胞内外Ca^(2+)浓度密切相关,细胞内Ca^(2+)浓度的增加促进神经递质及受体表达,介导脊髓背角...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瘀方 《武威汉代医简》 疼痛 镇痛 TRPV1通路 
从老官山出土金伤死候简看伤科及法医学、针灸学对人体要害部位的认识
《中国针灸》2024年第10期1203-1213,共11页黄龙祥 
老官山出土的11枚金伤死候简背后,反映的是古代医家对人体要害部位的认识。通过对出土金伤死候简与传世金伤文献的纵向研究,老官山医简释文和解读存留的疑点得以澄清,而在传世金伤文献源流梳理这一之前无法深入的路径上,也找到了可靠的...
关键词:老官山医简 金伤死候简 人体要害部位 文献研究 新方法探索 
医简非遗传承人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张延昌
《西部中医药》2024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郑访江 
张延昌,男,生于1948年2月,甘肃古浪人,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3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子“甘肃省名中医”称号,2008年10月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授予“推动风湿病学术...
关键词:甘肃省人民政府 北京中医学院 甘肃省中医院 名中医 经验继承 张延昌 风湿病专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古医籍中“转”“变”二字之“转变”——兼校《伤寒论》“失气”与胡家草场医简“殴峦”之误
《中医文献杂志》2024年第4期1-8,共8页沈澍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17ZDA332)。
“转”“变”是两个意义相近的常用词。在中医古籍、古译佛经及少数其他文献中,二者分别生出了特殊用法。“转”派生出“下”义,特指排便、排气(屁),此为本文首揭。“变”派生出“呕吐”义,此点已有学者做过讨论,本文补充证明,并对“变...
关键词:  词义 引申 记音字 
汉代出土医简汤液医学考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7期3757-3760,共4页石可金 柳长华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No.2021C02)。
汤液医学肇始于神农氏,传承于伊尹、扁鹊、仓公等辈,至张仲景发扬光大。考之出土汉代简帛医药文献,可知早期汤液医学有相对独立的疾病谱系;诊法与经脉医学重视脉诊迥异,特别重视病因的辨识,重识证、辨证,注重疾病之间的传变;治法上,主...
关键词:三世医学 汉代 简帛 汤液医学 张仲景 疾病谱系 诊法 治法 
西北汉代医简所见戍边医学研究述评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7期3320-3323,共4页范香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No.21YJC870004)。
20世纪以来在我国西北地区出土了大量涉医简牍文书,为西北戍边医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文献。学术界对西北汉代医简的研究日趋深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对戍边医学进行了界定,并将1个世纪以来戍边医学的发展分为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
关键词:西北汉代医简 戍边医学 散见医简 简牍医书 界定 
《武威汉代医简》治痹药方研究被引量: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4年第13期9-12,共4页宁义菲 田雪梅 杜小正 张枫帆 
《武威汉代医简》中治痹方药分为内服和外用,内服方包括治伤寒逐风方、治痹手足臃肿方、治鲁氏青行解腹方、瘀方、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五首方剂,外用方包括羊粪热熏方和治千金膏药方两首方剂。文章重点阐述各方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以...
关键词:武威汉代医简 痹证 治痹药方 文献研究 
武威汉代医简虚词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21期58-65,共8页徐玉玉 
甘肃中医药大学科学研究与创新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武威汉代医简词语学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22KCZD-7)。
汉语虚词在语法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学术界对武威汉代医简的研究多注重其医学价值,语言文字角度的研究多是古文字领域内的文字考释,虚词研究的成果不多见。该文试图对武威汉代医简的虚词首次做全面的调查和整理,...
关键词:武威汉代医简 虚词 语法 词性 先秦汉语 总数可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