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律

作品数:448被引量:66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谢晶陈煜张晋藩谢晶钱泳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换刑圈禁与清代皇族议罪体制的变革
《清史研究》2025年第1期76-87,共12页陶志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重大项目“清代政教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22JJD7F0062)资助成果。
换刑圈禁是清代皇族议罪的主要方式,其将皇族议罪纳入清律五刑原则之内,协调了皇族内部的法律秩序,深刻影响着清代皇族面貌。为解决清入关之初皇族议罪与清律分离,以及皇族内部中宗室与觉罗量刑不一的问题,雍正十二年正式基于清律五刑...
关键词:皇族 换刑 圈禁 大清律例 
清代蒙古地区司法适用《大清律例》案例研究
《中国蒙古学(蒙文)》2025年第1期164-168,237,共6页陈满达胡 郭晓婷 
《大清律例》作为清代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性成文法典,其法律形式由律、例、注解(法律解释)等构成,名律例、吏律、工律等七篇内分门别类列入400余条律文,并后附千余例文。以《大清律例》为核心代表的清代法制体系是强化封建皇权统治、调...
关键词:《大清律例》 法律形式 案例 
1812年《大清律例》法译:中法法律文化交流史上的首次直接对话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3期154-167,共14页王春荣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9世纪《大清律例》法译本的整理、研究和数据库建设”(项目号:2021BYY011);上海政法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中外文明互鉴视阈下的越藏法律汉籍法译本的整理、校释和研究”(项目号:2023XQN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英国商人小斯当东爵士于1810年出版《大清律例》英译本后,1812年《大清律例》法译本也应时而生。译者勒努阿尔侯爵是一位搜集中国情报的法国骑兵官员、旅行家兼东方学家,与小斯当东在广州有过交流。《大清律例》法译本虽转译自英译本...
关键词:大清律例 法译史 勒努阿尔 法律典籍翻译 中西法律文化交流 
先河后海:“大清律例源流辑校”丛书评介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2期255-274,共20页胡晓 
一、引言不论现代法学还是传统律学,立法文本的整理、考订、点校都是展开学术作业的基础。法律史是法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历史法律文献的点校是法律史研究的根基。近年来,清代法律史研究注重史料运用的多元性,利用中央档案、地方档案、...
关键词:《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 现代法学 地方档案 法律文献 史料运用 点校 报纸杂志 
法谚“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研究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2期362-382,共21页何元博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历史上地方治理的实践及启示”(项目号:22VLS005)的研究成果。
法谚“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在历史上最早的思想渊源为佛教的律学思想。在此基础上,经过从魏晋到明清的衍变与发展,在整顿吏治的大背景下,作为一条例文在雍正七年正式写入了《大清律例》,并主要用来惩治“舞文作弊”的吏役群体。此后,“...
关键词:“知法犯法 罪加一等” 法谚 《大清律例》 法律意识 
哲美森的清代民法研究与西方法律知识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3期375-384,共10页刘瑞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清律例》英译本中的知识互动与中国法律形象建构研究”(项目号:23YJC740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哲美森(GeorgeJamieson,1843-1920)是继小斯当东(GeorgeThomasStaunton,1781-1859)后《大清律例》的第二位英译者,其译文于1879-1881年连载于中国香港汉学期刊《中国评论》上,翻译重心在于清律的民法部分。四十年后,其译文经修...
关键词:《大清律例》 清律 结集出版 《中国评论》 中国香港 黄宗智 清代民法 美森 
《大清律例》“照”字考释
《河北学刊》2024年第6期211-217,共7页逯子新 赵晓耕 
明清律典相比于唐宋律典,在法律术语方面有一个突出的变化,即“照”字的广泛适用。“照”的含义非常复杂,其与“比照”“依”“以”“准”等法律术语既有重叠,又有所区分。“照”是与“例”相伴随而产生的新兴法律术语,并未承继《唐律...
关键词:《大清律例》  例分八字 比附 
清代前中期涉海律例研究
《法律史评论》2024年第2期77-91,共15页薛理禹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江南-马尼拉海上贸易西文档案(1769-1776)的整理、翻译和研究”(项目号:20BZS1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代涉海律例,早期沿用明代律例,以配合禁海政策实施。康熙中叶的海上管控由“严禁”转向“弛禁”后,清廷调整修改法例,允许民间建造双桅以上船只出海从事商贸活动。但为维护统治秩序,清廷不断制定颁行新例,将海船修造、海上航行、货物...
关键词:大清律例 海洋 海上贸易 移民 
清代对外法律秩序体系之规范研究
《社会科学》2024年第11期162-177,共16页邱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对外法律秩序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CFX053)的阶段性成果。
清朝对外法律秩序的背后,有一套包括《大清会典》与会典则例、以《礼部则例》《理藩院则例》为代表的各部院则例以及《大清律例》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完整而绵密的法规范架构。其中,《大清会典》相关条文是构成清朝对外法律秩序最原则性...
关键词:对外法律秩序 法规范 大清会典 礼部则例 大清律例 
清中期《大清律例》在西藏的实践——以嘉庆西藏郭达案为例
《中国藏学》2024年第5期135-144,218,共11页李格非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重大项目“清代雍正、乾隆、嘉庆朝驻藏大臣汉文文献整理与研究(子课题)”(课题编号:20231GS)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以《清代西藏地方档案文献选编》中14件档案记载的嘉庆西藏郭达案为例,发掘清中期国家法在西藏的运用,探索清廷中央对西藏的统治权威。文章重新整理案件相关档案的纪年与先后顺序,在此基础上理清案件始末与侦办过程。文章发现,该案...
关键词:《大清律例》 清中期 西藏 郭达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