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审视

作品数:206被引量:29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亮李政涛李娟沈颖牛月永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幻动画视角下国产科教片的当代审视
《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1期82-85,共4页张启忠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艺术知识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ZD20)的阶段性成果。
国产动画历史研究,一般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制作的动画片为文本。而有很多动画段落的国产科教片,不仅可纳入国产动画的视野,且有助于国产科幻动画的创意。本文总结了国产科教片中的动画样式,梳理了其动画构思与动画创意模式,提出了...
关键词:科教片 科幻动画 仿像 
儒家经学教育关系的当代审视
《教学研究》2022年第4期10-15,共6页庞雅欣 周险峰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BOA200049)。
教育关系主要指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影响三者在教育活动中所发生的联系。教育者侧重于“教”,是引导者;教育对象侧重于“学”,是成长者;教育影响则通过教育内容将教育各要素整合起来。儒家经学教育关系由此可以划分出“经”与师、“...
关键词:经学教育 中庸 教材 师生关系 教师权威 
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体系:历史回眸与当代审视被引量:7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39-51,共13页王天健 李政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VAA190001)。
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奠基、形成、成型四大时期。萌芽时期(1901-1949)包括西方教育学体系、师范培养体系、教育制度体系、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奠基时期(1949-1978)主要由苏联教育学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教育...
关键词:教育学 中国教育学 理论体系 
政府·市场·社会:学前教育治理的历史变迁及当代审视被引量:4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40-51,共12页生兆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改革开放4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反思”(AOA180006)的研究成果。
政府、市场与社会是学前教育治理的三大主体。从治理主体的角色变化来看,我国学前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学前教育是社会福利,由政府和集体组织提供。政府是全能型的,独立的市场和社会尚未出现。...
关键词:学前教育 治理 政府 市场 社会 
恩格斯的公共卫生思想及其当代审视——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文本为例被引量:2
《当代经济研究》2021年第6期63-73,共11页纪志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KSB042)。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了工业革命、资本竞争、大城市出现、工厂制度形成、爱尔兰移民与工人健康状况恶化的相互关系,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批判的角度深刻分析了工人阶级卫生健康...
关键词:恩格斯 公共卫生思想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文化视阈下民族国家交流合作的当代审视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140-145,共6页王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兰克福学派视域中民主与正义的关系问题研究”(15BZX016)。
基于文化视阈对民族国家交流合作进行当代审视,可以发掘其存在几方面特征,即文化意识成为民族国家交流合作的自觉意识,文化批判成为民族国家交流合作的基本范式。文化视阈下民族国家交流合作对世界的贡献与意义,表现在批判文化与民族国...
关键词:文化 民族国家 交流合作 当代审视 
乌兰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审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41-46,共6页苏德 阿木古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蒙古族教育史(1947-2017)”(17ZDA32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0年度重大合作研究课题“乌兰夫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成果。
乌兰夫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乌兰夫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中对民族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的认识和思考,系统性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谁来培养人”等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推动当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民族教育的进步以...
关键词:乌兰夫 民族教育 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文明观的当代审视被引量: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24-130,共7页邓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18AKS016)
文明是表示社会进步的范畴,然而文明和进步之间也存在异质性关系。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这种异质性关系,批判了将进步夸大为文明的全部属性,为文明先验地预设进步规律的进步论,深刻揭示了文明与进步之间的现代性悖论,反对把西方文明标榜为...
关键词:马克思 文明 进步 全球化 
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缺失及当代审视被引量:1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42-47,共6页徐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历史性建构考察”(编号:13CZX00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立项课题“第二国际时期重要著作文本阐释及当代价值研究”(编号:NJ2019034)
马克思主义是以旨在正确解释世界基础上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为根本任务的。实践观在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总体上是缺失的。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梅林-普列汉诺夫、考茨基-伯恩施坦和拉法格-拉布里奥拉等三条主要线索中,造成这种缺失的原...
关键词:第二国际 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 总体性缺失 当代审视 
蒙古族传统教育的当代审视
《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120-126,共7页江涛 苏德 成丽宁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蒙古族教育史(1947-2017)"(项目编号:17ZDA322)的阶段性成果
对蒙古族传统教育予以当代审视,不仅是发展现代蒙古族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对我国少数民族"模范自治区"成因的"教育解密"。蒙古族传统教育以其理性实用的教育理念、培养英雄的教育目的、倡导实践砥砺的教育方法、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
关键词:蒙古族 蒙古族传统教育 当代审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