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润

作品数:22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库恩词汇系统不可通约性范式教育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创新》《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研究》《同舟共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词汇系统、可变范畴与世界——论库恩的康德主义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3年第5期76-81,共6页宋志润 
库恩晚年自称“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者。库恩早年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虽未涉及康德思想,其康德主义在早期学术思想中有迹可循,以现象界与自在之物的区分来解释其范式转换与世界变化的关系也有其理数。库恩晚年以词汇系统(lexicon...
关键词:库恩 康德主义 可变范畴 词汇系统 生境 
论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2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92-97,共6页蔡建超 宋志润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之一,理念论是其主要的哲学思想之一,支撑起其庞大哲学体系的理论框架。其中,善的理念是柏拉图理念论的核心,它在整个理念世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万事万物追求的最高目标。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甚至可...
关键词:柏拉图 理念论 善的理念 
托马斯·库恩的真理观评析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48-53,共6页宋志润 
真或真理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库恩反对符合论真理观,早期对真理持消极态度。库恩主张科学理论是一种解谜的智力工具,提出知识发展与生物进化之间的类比,科学理论的发展并不是越来越逼近真理。评价一个科学理论的最终标准是其解谜能力...
关键词:库恩 真理 智力工具 词汇系统 
库恩的亚里斯多德经历简析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1-6,共6页宋志润 
亚里斯多德经历是库恩学术研究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科学革命的结构》思想的起点。库恩从亚里斯多德经历认识到不同时代思想模式的断裂,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甚至以格式塔转换和宗教皈依等夸张样式来论证科学史上经历范式变化的科...
关键词:库恩 亚里斯多德经历 不可通约性 
简论库恩的范式思想及其变迁被引量:1
《科学与管理》2016年第3期49-54,共6页宋志润 
目前范式这个概念在学界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很多用法背离了库恩当初引进该术语的初衷。作为库恩哲学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范式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得到详细论述,因受到众多批评,1969年库恩以学科基质代替范式,后来库恩从解释学...
关键词:库恩 范式 学科基质 范例 解释学 
知识演化与生物进化的类比——库恩的后达尔文主义思想评析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9期20-24,共5页宋志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物学哲学重要问题研究"(14ZDB171)子课题"生物的个体性;多样性和分类的哲学"
库恩反对真理符合论和科学发展累积式进步观,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从历时性角度论证生物进化与科学知识演化之间的类似,晚年更提出生物进化与知识演化的共时性类比,较好地揭示了科学知识演化的实质,对于科学革命在结构上给出更深刻的...
关键词:库恩 后达尔文主义 历时性类比 共时性类比 反目的论 
悲观归纳、新归纳和未被设想的替代者问题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第5期3-8,共6页宋志润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是科学哲学研究的热点。斯马特、普特南等人提出奇迹论证为科学理论成功与真理的关系辩护,劳丹等人基于科学史案例提出悲观归纳论证加以反驳。围绕科学理论所设定的实体以及理论是否趋真等问题两个阵营争论不断...
关键词:凯尔·斯坦福 新归纳 未被设想的替代者 悲观归纳 反实在论 
库恩的“lexicon”概念评析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1期9-15,126,共7页宋志润 
lexicon(词汇系统①)是库恩晚年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范式的替代物。库恩从语言层面讨论分类学范畴和词汇系统,不再从知觉、方法论和本体论讨论不可通约性,将不可通约发展为词汇系统间的不可翻译性。库恩所阐释的词汇系统具有一定程...
关键词:库恩 词汇系统 范式 世界 
理性与非理性的张力——库恩的实用合理性思想评析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51-54,共4页宋志润 
长期以来库恩被学界归为非理性主义者,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合理性问题可以分为真理合理性和实用合理性,库恩对真理合理性持否定态度,但坚持实用合理性观点,把库恩的思想归为非理性是错误的。在科学哲学领域,库恩开辟了一条把理性和非理...
关键词:库恩 实用合理性 真理合理性 范式 不可通约性 
从杜威的教育思想看我国的教育改革被引量:3
《创新》2009年第4期13-15,31,共4页宋志润 陈晓平 
杜威提出教育要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本能为出发点,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为目的。这不仅是整个教育的战略方针,也是各项教育改革政策的战术方针,它反映了教育的基本规律。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改革,其中包括高...
关键词:杜威 教育哲学 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现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