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奇

作品数:78被引量:38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样例学习样例小学生大学生儿童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新与创业教育》《应用心理学》《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算术运算规则单双内容样例学习效果的比较?被引量:4
《数学教育学报》2019年第2期41-45,共5页曲可佳 张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双内容样例的学习效果及促进研究(15YJC190017);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研究项目--双内容样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效果及促进研究(W201683602)
为了比较小学生数学运算规则的单内容样例与双内容样例的学习效果,分别以乘法运算规则、四则混合运算中的"无括号"运算规则和算术平均数运算规则的单、双内容样例为学习材料,以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为被试,进行了3项实验研究.实验...
关键词:小学生 样例学习 运算规则 单内容样例 双内容样例 
大学生科学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被引量:2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年第3期141-145,共5页张笑笑 张奇 
针对大学生实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片面认识和盲目尝试,明确指出,科学实验研究是从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到分析实验结果、提出科学规则或假说并进行书面或口头交流的完整活动过程。科学实验研究能力是复杂...
关键词:大学生 科学实验研究能力 整体性 自主性 长期性 
样例设计及呈现方式对学习代数运算规则的促进被引量:13
《心理学报》2016年第11期1445-1454,共10页杜雪娇 张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888)
为了考察"解释法"、"解释-标记法"两种样例设计方法及其"分步呈现"方式对六年级小学生学习代数运算规则的促进作用,以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以"完全平方和"和"平方差"代数运算样例为学习材料,进行了3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解释法...
关键词:代数运算规则 样例学习 解释法 解释-标记法 分步呈现 
样例学习理论述评与规则样例学习认知理论的建立被引量: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53-64,共12页张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学运算样例中关键步骤的学习研究"(3097088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正误样例的相似性和对错误样例的认知加工对中学生学习物体受力分析迁移效果的促进"(20112136110001)
在简要回顾样例学习研究主要历程的基础上,对已有的样例学习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了这些理论的合理内核、存在的不足及应用上的局限性。作者结合自己及团队成员十余年来从事规则样例学习实验研究及理论探索的收获和心得,明确提出...
关键词:样例学习理论 规则样例学习认知理论 样例规则 解题规则 
动态样例学习效应及未来研究趋势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35-38,共4页林楠 张奇 
样例学习能使新手高效地获得专家问题解决方法,动态样例利用视频或动画呈现样例,丰富了样例的呈现方式。文章阐述了动态样例的学习效果,回顾了动态样例学习中的相关效应,包括:教师代理效应、分段效应、线索效应、先前知识效应。最后,前...
关键词:样例 动态样例 教师代理 分段 线索 先前知识 
正误样例组合学习的相似性效应和认知加工深度效应被引量:8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年第3期310-316,共7页蔡晨 曲可佳 张华 张奇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12136110001)
为了考察物体受力分析图正、误样例的相似程度以及被试对错误受力分析的认知加工(即对错误受力分析的辨别、解释和改正)水平对物体受力分析规则正误样例组合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以初中三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两项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物体受力分析 正误样例组合 相似性效应 认知加工深度效应 
规则样例学习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被引量:4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第5期614-620,共7页张奇 蔡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888);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2136110001)
首先阐释了规则与规律的关系以及规则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教学方法。然后介绍了自己与团队成员所做的规则样例学习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只要采用和开发有效的样例设计方法设计样例,学生可以经过样例学习,利用已知的规则领悟新...
关键词:规律 规则 样例学习 领悟 
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汉语抒情诗英译浅析——以《使至塞上》为例被引量:1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326-327,共2页张奇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以凸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汉语抒情诗更具有图形——背景的特征,由此运用图形背景理论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原诗。在弥补前人多以文本为主题进行研究空白的同时,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 汉语抒情诗 意象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哥特式元素分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58-59,共2页张奇 
作为王尔德的唯一一部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自问世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其研究角度也十分广泛。文章具体深入地分析小说中的哥特元素:哥特情节、哥特人物以及哥特主题,旨在解析王尔德如何运用这些哥特元素来表明自己对艺术、人生和道...
关键词:《道林·格雷的画像》 哥特情节 哥特人物 哥特主题 
《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人物塑造浅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193-194,共2页张奇 
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在美国第一次上映的时候就震惊了全美。它不仅赢得了纽约戏剧评论家奖,还在1949年获得普利策奖。大多数评论家倾向于争论威利·洛曼这个小人物是否是合格的一个悲剧英雄,但他们不大注意米勒的戏剧和他的所处...
关键词:人物塑造 社会环境 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