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馥

作品数:14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摄影广告系统广告内容广告交互技术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新作》《新闻战线》《艺术科技》《电影评介》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国产科幻电影的“现代性”研究
《电影评介》2024年第21期107-112,共6页王馥 蔡之国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跨模态叙事转型与互文性重构研究”(编号:2024SJYB0951);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技创新(人文社科类培育)团队(编号:CCIT2021STIT020102)阶段性成果。
近两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家各个领域的落实与深化,中国影坛在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下正在探索新的银幕之路。国产科幻电影由于在题材、内容上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先进科技有着深度耦合,所以必然是中国电影人需要开拓的新领地。中国式...
关键词:中国式科幻电影 现代性 内核 表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呈现与传播路径研究——以常州非遗为例被引量: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92-96,共5页王馥 
202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跨模态叙事转型与互文性重构研究”(2024SJYB0951);2021年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双高’建设视域下高职数字媒体艺术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CDGZ2021032)。
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呈现及其方式、传播途径等内容。以常州非遗项目为例,分析了非遗数字化呈现及传播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期为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促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呈现 传播路径 常州非遗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81-85,共5页王馥 
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文化在数字交互艺术中的再现及传播研究”(2022SJYB1362)。
文旅融合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常州作为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在系统梳理常州各级各类非遗项目的基础上,总结了常州非遗资源特征,肯定了常州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从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旅融合 常州 
东西部教育帮扶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
《知识经济》2023年第33期89-91,共3页余永佳 王馥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体系化课题研究项目“基于教育信息化精准推送,打造东西部共享平台”(编号:TX20200501)。
针对东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情况,政府出台政策推动教育帮扶行动,有效缓解问题。但随着帮扶不断深入,传统帮扶模式问题显现。文章研究提出,通过统筹设计构建长期稳定协作机制,开展东西部教师共建共享项目,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多维协作...
关键词:教育公平 东西部协作 教育信息化 
常州非遗融入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路径研究
《上海包装》2023年第10期211-213,共3页王馥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文化在数字交互艺术中的再现及传播研究”(2022SJYB1362);2023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校美育水平、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从非遗与设计类课程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非遗在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构建非遗教学师资队...
关键词:非遗 设计类课程 高职院校 课程体系 
范式、交互与时空:AIGC赋能VR影像的叙事创设研究被引量:4
《电影新作》2023年第4期131-138,共8页王馥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文化在数字交互艺术中的再现及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1362);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技创新(人文社科类培育)团队(项目编号:CCIT2021STIT020102)阶段性成果。
VR影像的问世和发展是人类影像史的一场重大变革。VR影像相较于传统影视,在叙事结构、镜头语言、场面调度、受众参与、时空维度等方面已产生了巨大变革。当然,由于VR技术本身的局限,当前VR影像作品的智能化程度较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
关键词:VR影像 AIGC 智能交互 虚拟“高维时空”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以影视拍摄及后期制作课程为例被引量:1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71-73,共3页王馥 
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21年度课题“‘双高’建设视域下高职数字媒体艺术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CDGZ2021032)。
将思政元素与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举措。探究了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思政的特点,提出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路。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影视拍摄及后期制作课...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数字媒体艺术 
音乐电视创意元素的整合被引量:1
《新闻战线》2018年第12X期166-167,共2页王馥 
很多电影导演早期都曾是音乐电视导演,音乐电视的创作经历使得这些导演能够有效整合音乐电视创意元素,掌握处理剧情长片的技巧与方法。本文中,笔者从音乐电视创意元素的构成入手,从多个层面对创意元素的作用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
关键词:音乐电视 创意元素 整合 
审美·旨归·镜鉴:印度电影《嗝嗝老师》断想三题
《电影评介》2018年第24期113-116,共4页王馥 李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电影文化传统与当代数字影像艺术的融合研究"(项目批准号:17YJC760037)成果
《嗝嗝老师》是由西达夫·马贺拉执导,拉妮·玛克赫吉领衔主演的一部印度校园励志电影。影片讲述了患有抽动秽语综合征导致说话不断打嗝的女教师奈娜的传奇经历。奈娜历经挫折找到了理想中的中学老师工作,她被指派的9F班学生却顽劣不堪...
关键词:印度电影 老师 断想 镜鉴 审美 传奇经历 心灵世界 女教师 
美食里的中国故事——解析《舌尖上的中国》之故事美学
《艺术评鉴》2018年第21期167-168,共2页王馥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而美食背后更是寄予着国人的情感与精神追求。本文拟从故事美学入手,解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 美食 故事美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