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林

作品数:13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公文写作应用写作文学写作语言学科形象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写作》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公文写作知识体系的构建——大学公文写作教学设计研究被引量:1
《应用写作》2009年第8期37-39,共3页郭志林 
分析全国公文写作的研究成果,总结大学公文写作的教学经验,在公文写作学科建设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是以训练为主,其中又以作坊式写作训练为主,少则十几个文种,多则几百个文种,所出版的书籍,部头越来越大,训练的任务越来...
关键词:公文写作 教学设计 大学 知识体系 训练为主 写作经验 研究成果 教学经验 
应当提倡字斟句酌
《应用写作》2006年第11期1-1,共1页郭志林 
应用写作以应用为直接目的,应当提倡字斟句酌,准确达意。公文写作不但具有应用功能,而且具有特定效力,更应当提倡字斟句酌。有时因为一字之差、一句不慎,就可能出现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效力,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在公文写作中,...
关键词:应当 应用写作 公文写作 严重后果 效力 
简论公文写作的审美意识被引量:1
《应用写作》2006年第9期4-6,共3页郭志林 
公文写作的审美意识,作为公文写作研究的一个课题、公文写作训练的一种修养、公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标志,应当引起重视。有人认为,公文写作只是管理的需要,只有实务意义没有审美可言,这是不对的。无论从历史发展上认识,还是从现实体...
关键词:公文写作 审美意识 审美追求 写作研究 写作训练 人类生活 社会文明 
意以应务为归 词以明洁为主
《应用写作》2006年第6期4-5,共2页郭志林 
“意以应务为归,词以明洁为主”,这两句话不是我们今天才提出来的,这样的话或有这样涵义的话,在我国历代写作文论中多有所见,并且得到了广泛认同。如果说,这样的格言、警句在文学写作中只是一种动机、一种风格的追求,那么在应用...
关键词:公文写作 文学写作 应用写作 成功经验 基本要领 写作实践 
应当提倡深入浅出
《应用写作》2006年第5期1-1,共1页郭志林 
应用写作特别是公文写作应当提倡深入浅出,不但要让人看得明白,而且要让人悟得深刻。只有深入浅出,才能保证公文作品在易知易晓、深知深悟中充分体现公文写作的价值。深入浅出,应该在公文写作中引起普遍重视,以期发挥公文写作的特...
关键词:公文写作 应用写作 真实性 认识水平 表现形式 
在遵命写作与创新思维之间
《应用写作》2006年第4期4-6,共3页郭志林 
公文写作是机关管理职能与文字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因此公文写作是遵命写作,是执行作者遵法定作者即执政者、领导者、管理者之命完成写作任务的活动。但是,公文写作又是以人的思维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劳动过程,在遵命写作中...
关键词:公文写作 创新思维 管理职能 写作任务 劳动过程 思维活动 主观能动 思维水平 作者 执政者 
对当前大学公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想法被引量:1
《应用写作》2005年第12期4-6,共3页郭志林 
公文写作作为一门课程,已经登上大学讲堂。在大学公文写作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有关问题谈几点想法,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关键词:公文写作教学 大学 想法 注意的问题 指正 
谈谈公文体式特征被引量:1
《应用写作》2005年第1期15-17,共3页郭志林 
公文体式指的是公文作品的体裁、样式,涉及文体系统、结构形态、表达方式、语体风格及其书写格式、附加标识等方面内容。公文体式特征是在长期公文写作实践中形成的,表现在公文体式上的共同之点,也是与其他文章体式上的不同之点。决...
关键词:公文写作 文体 体式 语体风格 书写格式 表达方式 文章 作品 体裁 表现 
谈公文写作的规律
《应用写作》2003年第11期51-53,共3页郭志林 
公文写作规律是把公文构成要素组合成文的规律。公文写作规律是公文写作性质的体现,也是公文写作的特殊功能、特定效力作用于公文写作的结果。公文写作规律应当注意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一般文章的构成要素和写作规律,在公文写作系...
关键词:公文写作 语言 文体体例 语体 材料 
谈公文写作的分类
《应用写作》2003年第8期52-54,共3页郭志林 
公文种类很多,拥有庞大的文章系统。公文分类讨论,从古至今,始终是公文写作研究中的热点,众说纷纭,很难达成共识。事实上,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不同分类标准,并由此构成不同分类体系,也是正常现象。大可不必完全划一。但是,不...
关键词:公文写作 分类 施治文件 公务文书 资政文稿 礼仪文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