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顺

作品数:13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祝福》《战国策》三从四德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语文》《山东文学》《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意蕴与融通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愚公移山》中的整体思维剖析
《中学语文》2019年第1期3-6,共4页徐向顺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系列成果~~
《愚公移山》出自战国时列御寇所著的《列子·汤问》。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其学本源于老子,主张清静无为,是老、庄之外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列子》字里行间表达了崇尚虚静思想,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愚公的形象本质上是...
关键词:《愚公移山》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整体思维 《列子》 道家思想 道家文化 清静无为 代表人物 
《荆轲刺秦王》中先秦“士”之精神要义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7年第2期39-44,共6页徐向顺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C205)成果
战国是纵横策士辈出的时代,也是任侠志士施展的舞台,一部《战国策》写尽了先秦士子的叱咤风采。选自《战国策》的《荆轲刺秦王》,透过"刺秦王"这一壮举,展示先秦侠义志士之风流韵致,从中让人们更准确地把握先秦"士"文化内涵及文化...
关键词:秦王 士子 《战国策》 燕太子丹 《资治通鉴》 可杀不可辱 记言 庆封 重义轻生 牢具 
文本中的生活智慧——《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劝说艺术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6年第12期24-28,共5页徐向顺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成果
《战国策》是一部介乎子、史之间的典籍,主要记录了战国时代以纵横家为代表人物的思想言论、外交辞令和政治主张等.同时也记载一些历史事实。作为其中一篇记述纵横家游说言辞的典范之作,《邹忌讽齐土纳谏》之所以历久传诵,很大程度...
关键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劝说艺术 智慧 文本 《战国策》 代表人物 战国时代 历史事实 
言语虐待的背后——《祝福》祥林嫂死因新探之二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6年第10期11-15,共5页徐向顺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系列成果
相对于人身迫害和经济剥削,对言语虐待的探讨更为困难。通常政治、经济等有形压力形成的压迫机制较为显现,施行压迫的过程可以被实录或实证;压迫造成的伤害容易被确认、被验应。而言语虐待是无形的,它主要作用于心理形成精神压制,因而...
关键词:《祝福》 鲁四 权力话语 容忍度 隐藏性 文学巨匠 施虐 “三从四德” 封建宗法 个人权力 
言语虐待下的祭品——《祝福》祥林嫂死因新探之一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6年第9期9-13,共5页徐向顺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系列成果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深刻地展示了祥林嫂凄苦、多舛的坎坷人生:丧失两任丈夫沦为寡妇,被强卖改嫁,痛失儿子复遭驱逐家门,被视为"伤风败俗";即便遭逢无尽的创伤,仍未泯灭生存的勇气。然而在鲁镇"繁响"的祝...
关键词:《祝福》 言语环境 鲁迅小说集 《彷徨》 祝福声 鲁四 坎坷人生 语场 善女人 “三从四德” 
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吴承恩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9期129-129,共1页徐向顺 
经西游记文化研究会批准,吴承恩研究专业委员会近日在淮阴师范学院揭牌。国家文化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张申康、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祁连仲及各地研究者牌仪式。该专委会由淮阴30余人出席了揭师范学院蔡铁鹰教授担纲主任,竺洪波、徐习军...
关键词:吴承恩 文化研究会 刘怀玉 研究会秘书长 西游记资料汇编 申康 机关党委 淮阴师范学院 副主任 人文社科学报 
戏谑诙谐中蕴藏严密的逻辑思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解析
《山东文学》2008年第7期77-78,共2页徐向顺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出现的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是一部有意创作而为的讽刺小说,开启了我国讽刺小说的先河。鲁迅先生特别推崇《儒林外史》,指出"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关键词:儒林外史 逻辑思维 讽刺小说 吴敬梓 现实主义 三段论 十八世纪 试官 文章 鲁迅 
《儒林外史》:人才危机的纪实史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年第6期30-34,共5页徐向顺 
《儒林外史》是一部专写士人才子的现实主义杰作,也是一部18世纪中国社会人才危机的纪实史。本文从"人才即奴才"的目标定位、"人才即文才"的标准移位、"人才即仕才"的任用错位、"造才即损才"的培养机制、"选才即乱裁"的选拔方式、"伪才...
关键词:《儒林外史》 士人 人才危机 纪实 
用新历史主义的眼光审视胡屠户——《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户人物论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32-35,共4页徐向顺 
《儒林外史》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著作,鲁迅先生指出“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历来的评论者能持“公心”者甚少,尤其是在小人物的评价上有失公允。对胡屠户这位普通小人物的性格:前倨后恭、投机善变却又口直心...
关键词:《儒林外史》 胡屠户 世俗人生 
论《儒林外史》的逻辑结构形式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71-73,共3页徐向顺 
在我国古典小说长篇小说中,《儒林外史》的结构形式可谓独树一帜,论者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文章从整体视角出发,对其结构进行仔细疏理,指出《儒林外史》采用了较为典型、规范的逻辑论证——先假说后论证逻辑结构形式:楔子敷陈“假说”,...
关键词:《儒林外史》 逻辑结构 假说 论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