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作品数:6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范式读图时代文化形态受众心理学生评价方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知识》《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编辑学刊》《现代中小学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浅论道德和法律制衡之下的隐性采访
《新闻知识》2007年第12期83-85,共3页刘波 
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有着多重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对新闻界来说,隐性采访是一种专业采访手法;对受众而言,隐性采访是一种可以获取客观真实信息的途径和有价值新闻的通道;而在法律界人士心目中,关于隐性采访的...
关键词:隐性采访 法律界定 道德 制衡 社会行为 新闻界 采访手法 客观真实 
自觉意识与本土发展——试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课程的发展道路被引量:3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6年第2期35-37,共3页费秀芬 刘波 
全球化给我国课程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即西方课程话语和文化有可能消解我们自己的话语和文化。自近代以来,我国课程的发展就一直是建立在对外国课程的借鉴基础之上,呈现出自身发展不足的状态。在全球化的冲击之下,为了建...
关键词:全球化 课程 自觉意识 本土发展 
对话——学生自由的曙光被引量:1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6期1-3,共3页刘波 费秀芬 
自由是学生应有的生存状态,也是学校教育应然的追求目标,但现实中由于外在权威、内在权威和无形权威这三种压抑性权威的存在,学生的自由遭到了粗暴的践踏,但对话由于其直接、交互、相遇等特性为压抑性权威的消解和学生自由的彰显带来了...
关键词:学生自由 对话 生存状态 学校教育 权威 压抑 应然 实中 
读图时代的受众心理和阅读取向被引量:27
《编辑学刊》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刘波 
我们的时代已进入了读图时代。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读图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型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
关键词:读图时代 受众心理 阅读 传播理念 中心 取向 文化形态 标志 拓展 范式 
由“喉舌论”引发的几点思考被引量:4
《新闻知识》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刘波 
在中国,最早提出喉舌论断的人当属梁启超,他最早把报纸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在实践中真正把报刊当作政治活动的武器。正是他明确提出了政党报纸的概念。可以说,“喉舌论”最初的提出便早已具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突出强调了新闻...
关键词:报纸 党报 新闻传媒 办报 报刊 概括 指导原则 政党 政治宣传 新中国 
学生成长记录袋:一种崭新的学生评价方式被引量:7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58-60,共3页刘波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为我们所越来越重视和使用的一种有效的学生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以收集学生的学习作品、成果等为基础,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以及教师、家长、小组成员的共同评定的方式达到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关键词: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评价方式 自我反思 课改 习作 教师 家长 浪潮 小组成员 目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