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艳情小说明清艳情小说中国近代文学《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明清小说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扭曲的人性 畸形的形象——略论明清艳情小说的女性形象
《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3期16-22,共7页刘琦 
明清艳情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遗产的一个独特部分,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展示了她们不同的性心理和个性,也揭示了她们的悲惨命运,但囿于传统道德,被视为"淫妇""荡妇"而予唾弃。本文认为,这些形象事实上已超越了道德范畴,切入了人的本性层面...
关键词:明代 清代 艳情小说 女性形象 古代文学 性心理 性角色 
《文选》情类赋与萧统的伦理观被引量:1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90-92,共3页刘琦 杨秀云 
萧统在文选中设情类,并选情赋入篇,是顺应了时代与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也表现了作为文人的萧统对文学抒情性与人性复归的认同,但他对艳情文学的态度极为谨慎,“发乎情、止乎礼”才是他践行的人生准则。
关键词:《昭明文选》 情类赋 萧统 伦理观 《登徒子好色赋》 《高唐赋》 《神女赋》 《洛神赋》 
略论高师中文专业学生“复创能力”的培养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刘琦 王东 曾宪丽 
本文为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师范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多种学科知识。为适应这一需要,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理念、教学管理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必须进行积极的调整和改革,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复创能力,提高学生的“复创能力”,使之适...
关键词:高等师范教育 中文专业 学生培养 复创能力 教育理念 教学管理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田园逸兴与悲悯之音——范成大的田园诗及其对传统田园诗的突破被引量:2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50-51,共2页刘琦 
关键词:田园诗人 寒食郊行书事 四时田园杂兴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诗 中国文学史 田家词 悯农 儒家诗学 生活琐事 
历史本真与士人心态──《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被引量:4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34-36,共3页刘琦 
《古诗十九首》真实地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表示了他们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原因,表现了儒家人生价值观被现实击碎后的精神空虚和道家消极人生观的抬头,在中国文学史上拓宽了文学的生命主题,使诗歌开始成...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历史 社会 士人 个体 生命价值 文学史意义 
论王国维文艺思想的演变
《蒲峪学刊》1997年第4期6-9,共4页刘琦 
关键词:王国维 文艺思想 《红楼梦评论》 《人间词话》 《红楼梦》 《宋元戏曲史》 叔本华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屈子文学之精神》 
明清艳情小说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6期99-102,共4页刘琦 
中国小说自诞生那天起,就处于以男性文化为主的历史环境中。这一方面是表现为明代中期以前小说的主人公主要是男性;更主要的是这些小说在所展示的人物精神世界的社会价值取向上,也是男性化的,即使有极少数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其精神...
关键词:艳情小说 女性主体意识 男权文化 女性形象 武则天 主人公 生命意识 封建社会 社会价值取向 明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