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友

作品数:29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王船山王夫之咸卦儒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化研究》《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哲学史》《平顶山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一气到万物:王船山论命之分化过程——从《周易外传·困》论起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6期111-118,共8页周广友 
王船山认为人的德福之命产生于俱生和日生两个相续的阶段。天命流行,既分化出人的德福之别,更产生了人物之别。命即天人相继和天人之际,落实到个体便可分为初生和日生两阶段。日生阶段又可区分出形化和气化两种相互作用的形式。船山于...
关键词:王夫之 理气 性命 德福 
道与言:王船山与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略论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周广友 
王船山一方面认为文以载道、道因辞显,语言对显明道体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基于儒家立场提出“道因言而生”,凸显人在道中的主体性及行动力,强调语言参与了道的形成。海德格尔受道家思想影响,把语言本质视为存在向存在者(此在)的一...
关键词:语言  王夫之 海德格尔 
儒家的自我观念略论
《国际儒学论丛》2023年第1期233-249,共17页周广友 
以内圣外王为理想的儒家可被称为“为己之学”,因其以“修身”为人生之根本,以“修己”为处理身心、群己、物我关系并展开对政治、伦理和审美之探索的出发点,以克己复礼、尽己之忠、推己之恕、修己以敬作为修身之方,以成己成物、立人达...
关键词:儒家 自我 为己之学 
从“知言”到“知道”——王船山论本体之知
《齐鲁学刊》2023年第3期15-23,共9页周广友 
王船山在继承前儒知识论和心性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心、性、知、道之间的内在关联:“以知知性”和“性发知道”,从而指出本体之知的两层内涵。船山提出“道因言生”论,强调语言在开显、澄清道体上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默识”和直觉也是...
关键词:王船山 本体 知言 知道 
从“本一”到“合一”:重思王夫之的天人关系论
《中国哲学史》2022年第6期90-96,共7页周广友 
通过阐释张载的本一论与合一论,王船山辩证地考察了天人之间的分合异同关系,其论析蕴含着未分-分-合的时间维度和逻辑环节,包含有事实与价值、内在关系和外在关系等不同识度,体现出船山既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的辩证思维和既以人合天又以...
关键词:王夫之 天人关系 本一 合一 
从“无心之感”到“治心、治民之道”:王船山的感应论论析——以《周易》咸卦为中心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10期102-108,共7页周广友 
船山认为:咸为“无心之感”,兼具“始”与“成”二义;“情具而感生”,感应为二气之“相与”,具有“随感随应”的迅捷性。“感”“应”与“思”皆为心之功能。心为万感之主,而其应则有贞淫之别,治心之要须在“思”上用功。君子用咸之道...
关键词:王船山 感应 成卦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1-13,F0002,共14页王立胜 周广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工程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研究”(2021mgczd006)的阶段性成果。
理念是可以传播的,理解是传播的前提。为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具解释力、公信力和吸引力,哲学层面的相关研究不可或缺,尤其需要反思其哲学基础,澄清和阐明其三大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的“类”本质论、世界历史观和“自由人的...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 万物一体 世界主义 
从“无心之感”到“治心、治民之道”:王船山的感应论论析——以《周易》咸卦为中心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1-8,共8页周广友 
船山认为:咸为“无心之感”,兼具“始”与“成”二义;“情具而感生”,感应为二气之“相与”,具有“随感随应”的迅捷性。“感”“应”与“思”皆为心之功能。心为万感之主,而其应则有贞淫之别,治心之要须在“思”上用功。君子用咸之道...
关键词:王船山 感应 咸卦 
先秦儒家仁义礼关系论的现代省思被引量:4
《哲学动态》2021年第12期48-58,共11页周广友 
先秦儒家已经把仁义礼观念理念化、实体化,并注重三者之现实的实践关系,为作为一般德性原则的仁义作出了理论奠基,阐明了礼作为宗法制度和行为规范对仁义实践的节文修饰作用。三者关系的主要表现形态和演进历程为:义为礼之本(孔子之前)...
关键词:儒家    
庶民之“恶”与移风易俗:船山《俟解》主旨之探析被引量:1
《船山学刊》2021年第5期22-34,共13页周广友 
船山《俟解》通过对庶民之“恶”的刻画、对学者救世的义务和圣人教化作用的分析等来呈现他晚年的社会批判和价值关切。船山从明伦、察物、居仁、由义四方面分析了庶民的行为及由此而来的风俗之败坏和人道之丧失。船山期许学者立下希圣...
关键词:船山 《俟解》 移风易俗 庶民之“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