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晖

作品数:39被引量:10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老子政制德性社会性质《老子》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门》《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研究》《中原文化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子“行动”论
《宗教与哲学》2017年第1期132-149,共18页李若晖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京大学藏汉简老子研究”(14BZX03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15ZDB006);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春秋战国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道之言:由‘名’之分析建构老子哲学”(13YJA720008);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2013年度国学招标课题“老子集注汇考(第2~11章)”(13YBA366);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人文学科研究项目“老子道论”(2011RWXKZD010)的阶段性成果
欲对于外物的区分为知。老子将知区分为合于自然物类的常知和背离自然物类的妄知。基于此,老子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评价。'作'通过对于物的创制,也构造出新的关系,从而使得进入这一关系中的人与物都背离了其原始自然之分位、职分,最终改...
关键词:老子      
失德而后礼——清华简《系年》“蔡哀侯取妻于陈”章考论被引量: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43-52,共10页成富磊 李若晖 
春秋初年,周室衰微,楚国崛起。处于其间的"汉阳诸姬",只有依靠自己的联合以抵御楚国,而其联系纽带则为周礼。据《左传》、《史记》与清华简《系年》的记载,楚国兴起的关键性事件,是由息妫引出的楚、蔡、息三国之争。对于此事解读,今本...
关键词:弗宾  媵娣婚 息蔡之争 
虚妄的“道体”:思想变迁下的经典诠释被引量:2
《人文杂志》2017年第6期1-8,共8页李若晖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15ZDB006)
《老子》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一语,早期句读为"冲而用之",全句乃表述"道用"。六朝体用论兴起,并在隋唐道教重玄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导致本句被置于"体""用"对应格局中理解,但关于"道体"的内容为注释者外加。宋代理学吸收了体用论,并...
关键词: 道用 道体 本体 
以“尊卑”代“尊尊”——汉代儒学政制平议被引量: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48-160,共13页李若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16ZDA106)的阶段性成果
先秦原始儒学本以礼学为核心,《春秋》为礼义之大宗。今文礼学"推士礼以致于天子",诸等级之间虽略有高低,却并不悬隔。古文礼学因此斥责今文礼学不知天子礼,由之将建构超绝性的天子之礼。因此,今古文礼学的差异,不在经书文本的今古文之...
关键词:今古文经学 尊尊  孔子《春秋》 尊卑  周公《周礼》 
解经与治国——以战国至西汉儒道经学之互动为中心被引量:1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01-108,共8页李若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ZX039)
随着西汉王朝建立,先秦时期野处的道家与儒家思想先后成为王朝治国理念。于是在儒道学派内部,如何将解经与治国相衔接,构造以经典解释与治国实践一以贯之的学说体系,便成为当世之要务。韩非子《解老》《喻老》与汉代《诗》学"故""传"两...
关键词:解经 治国 韩非子 鲁诗 内外学 
亲亲尊尊之间的断崖——由韦刘庙议重估西汉经学政制被引量:5
《文史哲》2017年第3期106-122,共17页李若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阶段性成果;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课题"华夏三千年之格局与变局"阶段性成果;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丧祭与文明研究中心资助
汉代制度对汉以后两千年的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汉制的研究,以往学者多注目于法律的儒家化,而忽视了西汉儒者以礼更法的努力。今古文礼学的实质性区别不在经书本身,也不是儒生争名夺利,而是以何种天子礼奠定国家之政体。其要即...
关键词: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士礼 天子礼 庙制 
放逐君主:周礼权力结构解析被引量:1
《政治思想史》2017年第2期82-101,共20页李若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课题"华夏三千年之格局与变局"的阶段性成果
周礼体制是基于双向性伦理。如果居于上位者背弃了自己应守的道德,周礼便将放弃对他所居地位的维护。周礼分封制实质上是以国造家,构造"家邦"。用模拟血缘的方式,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放到家族性血缘亲属的"位"上,人的"位关系"才是构建周...
关键词:周礼 双向性伦理 家邦 治权 主权 
人伦与制度——对于司马谈论儒家之哲学分析
《中州学刊》2017年第5期90-99,共10页李若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16ZDA106)
从未制定过国家制度的儒生在西汉面临将德性转化为制度的难题。出身史官世家而又尊崇黄老的司马谈在这一进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在《论六家要旨》中,司马谈从儒学内部对儒学德性进行了制度性改造。司马谈指出,由于经传礼仪的烦琐,儒者既...
关键词:司马谈 儒学 五伦 四伦 儒学政制 
德性与制度:反思汉晋儒学政制被引量:1
《江淮论坛》2017年第2期84-88,共5页李若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项目"华夏三千年之格局与变局"
汉代儒学未能建构经国大典,以致儒学之政教分离与君臣异术。由此,孝亲受到制度窒碍,不能推为仁民。儒学世家以对上之柔顺为修养,形成顺从君父即是行仁义于天下的观念。父母为个体人所必需,君则为类之人所必需,但二者对于"自事其心者"却...
关键词:儒学 柔顺 健行 阴谋术 政制 
从“天子僭天”到“君天同尊”——何休删削《公羊》发覆被引量:6
《哲学研究》2017年第2期48-55,共8页李若晖 
今本《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家驹有"诸侯僭于天子,大夫僭于诸侯,久矣"一句,《周礼·考工记·画缋》郑玄注引,则多了"天子僭天"一语,此当为何休注《公羊传》时所删。何休删削"天子僭天"一语,盖欲与《左传》"崇君父"争胜,并得以构造"君...
关键词:《公羊传》 天子僭天 何休 君天同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