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懿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思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课程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党史博采(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同感与共鸣——关于课堂互动教学的体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10期137-137,共1页李诗懿 
一、坚持理论教学的力度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教师不是为了与学生互动而在教学中安排互动。如果刻意设计某些环节牵强地与学生互动,而对方却反应冷淡,处于“被互动”状态,就会势得其反,起不到互动应有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互动教学 体悟 共鸣 同感 学生互动 教学目的 理论教学 教学效果 
解析毛泽东思想的内涵
《党史博采(下)》2016年第10期22-22,27,共2页张利 李诗懿 杨伦 
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写进了党章并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逝世5年后,中共中央于1981年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形成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其核心部分就是对...
关键词:毛泽东 内涵 理论原则 
情感调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29期73-74,共2页张利 林绍玲 李诗懿 
在四川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突出的是情感特色浓厚。这种特色来自于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的特色。纲要教研室教师教学对学生情感调动的主要经验是“教学主导要有情”、“教学手段要含情”、“教学对象要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情感 情感调动 
邓小平青年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引量: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S1期77-79,共3页李诗懿 林绍玲 
邓小平一直非常关注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培养教育,提出了"青年是我们的未来"、培养"四有"新人、重视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等许多重要的青年工作思想。在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着的新世纪新时期,深刻认识这些思想的内涵,并在实际工作中以这...
关键词:邓小平 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 
与时俱进,力求实效——关于多媒体教学运用于马列主义理论课之我见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第S2期75-77,共3页李诗懿 
 结合教学实践,着重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何更好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肯定了多媒体教学方法为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继而指出了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尚需适应的方...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 辅助手段 教学目的 个人魅力 效果 创新 相得益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