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宇

作品数:11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刘蕺山刘宗周心学中国文化学派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交流》《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科纵横》《船山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刘蕺山诠释《大学》的“至善”关怀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68-73,共6页申鹏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刘蕺山理学问题意识研究"(15YJC720022);浙江工业大学教改项目"中国传统文化案例融入思修课堂的实践"(JG1440)
刘蕺山作为晚明重要的理学家,他对《大学》一书予以了格外的关注。在时代问题的反思上,他认为晚明王学对无善无恶的过分强调引生了很多流弊,因而需要重新强调至善。这种义理关怀影响到了他对《大学》改本的选择与诠释。在《大学》改本...
关键词:刘蕺山 诠释 《大学》 至善 诚意 
波澜壮阔历史中的学派全景再现——《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评介
《东岳论丛》2015年第11期191-192,共2页申鹏宇 
明清之际是一个历史鼎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学术形态发生重大转变的时代。无论转型的原因在于如梁启超指出的各种社会因素,还是如钱穆所持的内在理路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一时期的理学发展呈现日渐没落的趋势,而考证学日渐兴起,呈由...
关键词:学术转型 明清之际 学派 历史 评介 全景 学术形态 社会因素 
因病对治——论刘蕺山对理学的反省与重构
《孔子研究》2015年第4期93-102,共10页申鹏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群经统类’的文献整理与宋明儒学研究"(项目编号:13&ZD061)的阶段性成果
时至晚明,宋明理学已是流弊重重,此时王学呈现出玄虚与猖狂之弊,朱子学存理去欲的主张与晚明情欲解放思潮也发生严重冲突。此外,理学还面临着世俗功利之学的冲击,这都需要理学家在理论上一一给予回应。刘蕺山作为晚明理学的殿军,面对晚...
关键词:刘蕺山 刘宗周 理学 反省 重构 
论刘蕺山对理气论的重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65-70,共6页申鹏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群经统类’的文献整理与宋明儒学研究"(138CZD061)阶段性成果
刘蕺山的理气论是针对晚明理学之弊而发。为解决理学出现的种种弊端,他从重新诠释体用思想开始,以合一思维取代分解思维。针对朱熹的理气论,他提出理气相即的思想,把理气论最后落脚点落在气上,重视气的承载性。他又把其理气论贯入心性论...
关键词:刘蕺山 理学 理气 体用 性情 意念民 心性论 明清哲学 
百年来刘宗周思想研究述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7-12,共6页申鹏宇 
刘宗周是明末著名的理学家,在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上世纪以来,有关刘宗周的理学研究一直在不断推进中,相关专著不断涌现。随着学者在理气论、心性论、工夫论等方面研究的深入,许多概念经过梳理后逐步明晰起来,刘宗周思想的面貌...
关键词:刘宗周 蕺山学派 理学 研究述评 
心物双彰——论王阳明的心物观被引量:1
《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49-52,共4页申鹏宇 
王阳明作为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其学说影响了明代中后期的整个学风,其对"心"的阐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阳明所言之心,体万物而不移,妙运生生而不穷,即性即理,而为人一身之主宰。心物关系中的心应该在这种含义下理解。王阳明用"意之所在...
关键词:王阳明   心学 心物观 
从刘宗周看晚明道德理想主义的破灭
《社科纵横》2012年第6期127-127,135,共2页申鹏宇 
儒学是以内圣外王为宗旨,每个儒家学者都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这种理想是以道德为根基的。以刘宗周为代表的晚明儒家学者多具有这样一种道德理想主义情怀,希望以仁义来解决包括军事、政治上的所有问题,然而却和现...
关键词:刘宗周 晚明 道德理想主义 
论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塑造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2年第5期130-133,共4页申鹏宇 
孔子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我们今天重新检视孔子的思想发现,孔子面对时代课题———周文疲敝提出的解决之道所树立的宏规,一直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向,影响了两千多年中国人心灵的塑造。孔子在解决时代问题上继往开来,承...
关键词:孔子 儒家 中国文化 
孟子性善论的缘起、论证及其意义被引量:1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104-108,共5页申鹏宇 
孟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人性善思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从先秦人性论的发展,到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是一个发展过程,孟子性善论的提出是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殷周之际人文精神的反省,孔子仁的学说,中庸的天命之谓性都...
关键词:孟子 性善论 人禽之辨 仁义之辨 中国文化 
从逍遥到齐物到人间世——论庄子哲学的取向
《社科纵横》2011年第12期103-105,共3页申鹏宇 
庄子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是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在后世对庄子的注解中,郭象在解释《逍遥游》、《齐物论》两篇时,因从《齐物论》的角度注解《逍遥游》,造成了很多分歧,引起了学者的争论。本文在分析《逍遥游》、《齐物论》、《人...
关键词:庄子 逍遥游 齐物论 人间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