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妹

作品数:23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闽江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莆仙方言莆仙话闽语分化方言接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方言》《龙岩学院学报》《汉语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价值、路径与原则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肖翠云 蔡国妹 
2021年度闽江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面向课程思政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课题编号:MJU2021KC505);2022年度闽江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语言学概论”(课题编号:MJU2022KC507)。
高校现代汉语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思政教育缺乏整体性、融合性和特色性等问题。鉴于此,在提炼现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独特价值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课程评价三个方面探究其思...
关键词:现代汉语 课程思政 思政价值 实施路径 实践原则 
闽语莆仙方言的情态词“卜”
《龙岩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28-35,共8页蔡国妹 
2018年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莆仙方言明清以来的词汇与语法演变研究”(FJ2018B155)。
莆仙方言中“卜”表义丰富,用法多样,有“想要”义、“将要”义、“可能”义、“接近”义,还可以表示假设与估算,充当顺承、目的、假设、将然标记等,有十余种用法。沿海闽语的“卜”的语义发展并不平衡:与早期闽南话相比,莆仙话与当下...
关键词:莆仙方言 想要义 古剧本 沿海闽语 语义演变 
莆仙话“侬”与“介”的形义探微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95-100,共6页吴建明 蔡国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YJC740095)
闽语莆仙话有两个常用的人称形式:"侬"(人家)与"介"(自己),可作"同位强调词"或"附谓强调词"。由于二者语义内涵不同,各自适用的语境也不同。强调用法的强势还使各自的形义匹配模式发生拓展,从强调词扩张到人称指代、小句外回指、方式状...
关键词:莆仙话 同位强调词 附谓强调词 拓展功能 
闽语莆仙方言助词“乞”的强调用法
《南开语言学刊》2017年第1期75-81,共7页蔡国妹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福建莆仙方言与粤琼闽语比较研究”(项目编码:12YJC740003)资助
福建闽语莆仙话中“乞”不仅具有闽语共同的给予义、使役义、被动义和闽南话的遭受义,而且进一步泛化:“乞”也可以前置于无及物性的谓核成分表示强调或突显。论文还参阅早期地方戏剧本和莆田土白圣经追溯“被动义→遭受义→意外义→...
关键词:莆仙话 遭受义 意外义 强调义  
闽语莆仙方言“乞”的后期演化被引量:2
《汉语学报》2016年第4期71-77,96,共7页蔡国妹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福建莆仙方言与粤琼闽语比较研究"(编号:12YJC740003)资助
莆仙话的"乞"在体现闽语共性发展的"给予→使役→被动"之外,又经历了"被动义→遭受义→意外义→强调义"之后期演化。意外义和强调义是莆仙方言"乞"的最大特色。"乞"语义演化应是被动标记后期语法化的一种可能趋势。论文还探讨了莆仙话中...
关键词:莆仙话 遭受义 意外义 强调义 语音弱化  
福建莆仙方言的框式结构“罔A罔B”和“来A来B”被引量:1
《语言研究集刊》2016年第2期266-277,323,共13页蔡国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福建莆仙方言与粤琼闽语比较研究”(项目号12YJC740003)的支持
'罔A罔B'和'来A来B'是莆仙话的高频框式结构,表示B随A的变化而变化,但二者同中有异。它们分别是权且义副词'罔'与趋向动词'来'框式化的结果。演化的成因有三——相近的语义基础触发相近的演变,共同语'越A越B'的类化作用,邻近的闽东福州...
关键词:莆仙方言 框式结构 并列义 倚变义 特征词 
福建莆仙方言的助动词“厄”被引量:1
《方言》2016年第2期230-235,共6页蔡国妹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福建莆仙方言与粤琼闽语比较研究”(12YJC740003)资助
莆仙话"厄V"有"厄Vt"和"厄Vi"两种形式。"厄"的功能是凑足音节使"厄V"双音节化,同时强调处置义或强调动作方式。"厄"源于处置标记"合"的再度泛化,是"合"分音别义的结果,体现了"处置义→强调义"的语法化历程。
关键词:厄V 处置义 强调义 泛化 
闽语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被引量:1
《龙岩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24-29,共6页蔡国妹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福建莆仙方言与粤琼闽语比较研究"(12YJC740003)
方言因素的导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现实需要和学生的主观愿望。闽语以存古著称,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有很大的影响力,在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中高年级,以辅助教材的形式,适当穿插导入一些闽语中带有普通性的成分,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对外汉语 方言 闽语 教学设计 
福建莆仙方言的一种特殊被动式
《闽江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07-111,共5页蔡国妹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C740003)
福建莆仙话中"乞"不仅具有闽语的给予义、致使义、被动义,且有一种高频使用的被动式"乞1……乞2":"乞1、""乞2"不仅重现而且同音。该句式与北京话的"被……给"相当,"乞2"、"给"均具有强调功能,但语义特征和句法限制比"给"更为广泛,"乞2...
关键词:莆仙话 强调标记 同音双标记 句法限制 
闽语莆仙方言处置标记“合”的成因探析被引量:6
《汉语学报》2014年第2期13-21,95,共9页蔡国妹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福建莆仙方言与粤琼闽语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2YJC740003)资助
闽语"和"类介词"合、共"的演化基本遵循"伴随→受益→处置"的语法化路径。当前闽语"合、共"分立并且显示不同形态:闽东福州话"共"功能表义多样,代表较早形态,闽南话处于"合"对"共"的更新之中,莆仙话已完成对"共"处置义之更新。莆仙话"共...
关键词:莆仙话 处置标记“合”的语法化路径 更新 类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