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林

作品数:12被引量:9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课程考试高职教育课程高职教育考试评价考试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荆楚理工学院学报》《考试研究》《教育评论》《湖北招生考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文化价值悖谬及其超越被引量:1
《高教探索》2014年第4期103-107,共5页李家林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大学与政府关系动态平衡及其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GD11CJY07);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大学与政府关系动态平衡及其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880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文化哲学的视野,对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文化价值期许、文化价值悖谬及文化价值超越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核心文化价值期许是促进接受高等教育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间接抽样、模式局限...
关键词:高等教育 课程考试 文化价值 悖谬 超越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被引量:15
《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期33-36,共4页万志坚 李家林 童玉清 
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与应用>;主持人:万志坚
在高职《机械设计基础》任务驱动式课程教学改革中,学习任务书的编写是关键。学习任务书一般包括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作业三个部分。对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考核是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参加实验的班级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任务驱动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 
促进发展: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逻辑基点被引量:2
《教育评论》2013年第1期24-26,共3页李家林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课程考试一直将"为鉴定而考"、"为管理而考"的"教育问责"作为其逻辑基点,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不高。为此,须将高等教育课程考试从"教育问责"的外在控制位置,回归到"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本真位置上来。
关键词:高等教育 课程考试 促进发展 逻辑基点 
考试评价的涵义及其特点探讨被引量:3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23-27,共5页李家林 
考试评价是考试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在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考试所作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判断或选择。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目标的复合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和评价结果的相对性是考试评价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考试评价 涵义 特点 
论考试的科学性与适宜性被引量:2
《考试研究》2012年第1期37-44,10,共9页李家林 
文章对考试的科学性与适宜性问题进行探究。作者认为,考试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考试目的源于社会客观需要,考试内容体现社会时代要求,考试形式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特征,考试运行满足自身规律,考试管理符合社会规范,考试结果可靠和有效等六个...
关键词:考试 科学性 适宜性 
对考试评价标准的理论探讨被引量:3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71-74,共4页李家林 
考试评价标准是考试评价的基本依据,具有属人性、先在性、对象性、二象性、客观性、相对性、主体性、规范性、统一性及层次性等基本特性;质度、量度、标号和标度是构成考试评价标准的基本要素;考试评价目的及考试评价内容是考试评价标...
关键词:考试评价 标准 要素 依据 
高职教育课程考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被引量:14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30期43-47,共5页李家林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考试已经基本形成了考试形式多榉、考试方式方法灵活的格局,但质量不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传统课程考试观念桎梏、课程考试质量标准缺失、教师课程考试专业化素养不高及课程考试质量监控评价机制缺乏。...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考试 现状分析 对策思考 
论考试活动的代价及调控被引量:1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第3期50-53,共4页李家林 
本文以考试活动的代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内涵、类型、特点及生成根源的探讨,提出了调控考试活动代价的总体原则和具体办法,以期为人们合理有效地开展考试活动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关键词:考试活动 代价 调控 
论考试活动的效益及评价
《学术论坛》2010年第7期188-192,共5页李家林 
文章从讨论人的活动及其效益入手,就考试活动效益的涵义、类型、特点及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究,认为:考试活动的效益是考试活动结果对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考试活动的效益可划分为个人效益、组织效益、国家效益及人类效益等类型;考...
关键词:考试活动 效益 评价 
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探讨被引量:48
《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28期44-46,共3页李家林 
课程形成性考核能够加强学习过程控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地评定学生的课程学业成绩。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三方面,其在课程考核总成绩中的比重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确...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 形成性考核 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