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丽容

作品数:11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跨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高校校园目的论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西部科技》《译苑新谭》《Sino-US English Teaching》《US-China Foreign Language》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李庄在抗战时期的跨文化交际作用
《前沿》2014年第21期215-216,共2页江丽容 
万里长江第一镇李庄,抗日战争时期曾与成都、重庆、昆明一起被列为后方四大抗战文化中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李庄这个原有人口不足一万的小镇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特殊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中国李庄在抗战时期的跨文化交际作用。
关键词:中国李庄 抗战 跨文化交际 
女性褒与贬:红颜还是祸水——英文版《杨贵妃传奇研究》译介
《译苑新谭》2014年第1期206-209,共4页江丽容 
贵妃杨玉环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西施、王昭君和貂蝉,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描述的就是她们。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女人的故事比杨责妃更浪漫更充满传奇色彩。英文版《杨贵妃传奇研究》通过大量史料甚至传奇故...
关键词:《杨贵妃传奇研究》 女性形象 红颜祸水 杨贵妃 
高校校园公示语英译现状研究——以四川高校为例被引量:2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20-122,共3页江丽容 袁燕 
四川省教育厅2011第二批重点社科研究项目(批准文号:11SA168)
如今的大学不再是过去单纯的"象牙塔",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功能越来越强,不少高校都将校园内的公示语采用双语。然而校园内双语公示语如果缺乏规范,就会大大影响公示语作用的发挥,削弱学校的对外形象。本课题调查了四川三所二本高校校...
关键词:校园公示 语目的论 翻译原则 
以“目的论”观点看高校校园双语标识——以四川某高校为例被引量:3
《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第34期58-60,共3页江丽容 吴定敏 
如今的大学不再是过去单纯的"象牙塔",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功能越来越强,许多高校校园内标识语逐渐采用双语。然而校园内标识语的翻译如果缺乏规范,就会大大影响标识语作用的发挥,削弱学校的对外形象。本文以某高校校园双语标识语为例,...
关键词:校园标识语 目的论 翻译原则 
论西部大开发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译苑新谭》2011年第1期220-231,共12页江丽容 
要实现西部经济的腾飞,人才培养是关键,加快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在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目前西部应用型翻译人才紧缺的现状,论述了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在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重要性与必要...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应用型翻译人才 培养途径 
中西饮酒文化差异探析被引量:12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33-38,共6页江丽容 刘首昌 
本文通过对中西饮酒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以及饮酒文化与文学艺术、时尚等方面的关系,中西酒令对比等,指出中西饮酒文化差异实际上是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的饮酒文化以展现人文内涵为主,酒与诗歌、文学的关系以及历史悠久的文字酒令...
关键词:饮酒文化 中西文化 差异 独特魅力 
英汉数词习语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译苑新谭》2010年第1期199-208,共10页江丽容 
数词在语言中使用率极高,也构成了色彩斑斓的数词习语。英汉数词习语在整个习语库中分量不重,却反映出不同语言背景中人们的文化与心理差异,英语国家如此,有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中国也如此。理解英汉数词的文化内涵,能让人们更准确地运...
关键词:数词习语 文化差异 分析 翻译策略 
从“等效原则”看《天下第一长联》英译
《译苑新谭》2009年第1期287-296,共10页江丽容 
"等效原则"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多年来中外翻译界关心和争论的一个重要话题,由于受到文本、文化、思维方式和译者等因素影响,要想在翻译过程中追求绝对的等效是不可能的。汉语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从律诗中脱胎出来,...
关键词:翻译 等效原则 对联翻译 
从“等效原则”看《天下第一长联》英译
《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05-107,共3页江丽容 
"等效原则"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文本、文化思维方式和译者等因素的影响,追求绝对的等效是不可能的。汉语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翻译时存在可译性限度。因此,译者可以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充分利...
关键词:翻译 等效原则 汉语对联翻译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Shock and How to Deal with It被引量:2
《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7年第3期61-65,共5页江丽容 
Now the world has entered into an era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s influence and infiltrate one another. Willing or not, people must first encounter culture shock when they migrate from a familiar cultura...
关键词: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shock deal with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