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聚乙烯亚胺辅导员底电极抑制性存储器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文化论坛》《河西学院学报》《甘肃科技》《社科纵横》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政策:价值旨归、风险防控、实践路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28-37,共10页包水梅 王琦 丁洁 
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博士生项目制培养模式研究”(24YJA880001);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文科振兴计划B类团队项目(青苗工程)“西部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2024lzujbkyqm004)
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政策是指导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顶层设计,体现出以深入改革分类培养模式、助力研究生教育质效双增为基本目标,以追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现代化为现实诉求,以面向教育强国...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分类发展 政策科学 政策风险 
中华民族精神论:内涵、基本形态、功能及意义被引量:2
《教育文化论坛》2023年第2期74-85,共12页李静 王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研究”(20VMZ0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心理、思维等精神要素的集中表达。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由“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两个元概念构成,是被中华民族成员广泛认同并遵循的精神特质。顺应时代改变,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不断扩大。习近平总书...
关键词: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及其记忆保持研究被引量:3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年第4期51-63,171,共14页李静 王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研究”(20VMZ011)的阶段性成果
记忆是人们的感官行为,共有的集体记忆则是构成共同体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正因此,共同体记忆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点。集体记忆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共同构成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记...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记忆 记忆保持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甘肃省高校为例
《社科纵横》2015年第5期172-175,共4页王琦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这支队伍的建设状况和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必须要立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途径。本文采用社会学的调...
关键词:甘肃省 高校 辅导员 队伍建设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基于甘肃省高校的问卷调查
《甘肃科技》2015年第8期67-69,共3页王琦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全面了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现状,切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
关键词:甘肃省 高校 辅导员 队伍建设 
论科学理论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42-49,共8页王琦 
长期以来,在科学认识论的研究中,对科学理论的讨论大都是囿于在“真”的园地。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拓广,科学理论的价值问题愈来愈引起了人们的理论兴趣。随之,对于科学理论的价值形态、价值评价、以及价值判断与价值标准在科学活...
关键词:科学理论结构 客观真理性 科学认识主体 正确认识 价值评价 科学实践 科学认识论 价值标准 认识对象 实践活动 
论科学美在科学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62-68,共7页王琦 
科学中蕴含着奇妙的美,在很早就已被科学家们所领悟和认识。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开创了以探寻科学美为其动因和目的的古希腊科学传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的分化逐渐成了科学发展的主旋律。科学从神学、哲学中分化出来,美...
关键词:科学美 科学理论 认识发展 科学认识 科学家 古希腊 科学发展 科学精神 爱因斯坦 毕达哥拉斯学派 
康德先验认识形式刍议
《河西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21-25,32,共6页袁义江 王琦 
在康德的认识论中,先验的认识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康德的认识论正是由于片面地、抽象地夸大认识形式的决定作用,最终走向唯心主义,因而遭到了众多的批评;另一方面,康德又正是以认识形式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认识形式 普遍必然性 认识主体 认识过程 统觉 直观形式 人类认识史 普遍有效性 先验哲学 认识对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