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谨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网民网络空间网络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理论观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罗伯特议事规则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科教文汇》2020年第26期70-71,共2页童谨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课题——“罗伯特议事规则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CXZX2017629,CXZX2017435)。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有机地融入罗伯特议事规则,可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增强规则意识。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通过适当的简化和必要的本土化等方式,导入罗伯特议事规则,精心组织课堂发言和小组讨论,以帮助学生在...
关键词:罗伯特议事规则 课堂实践 教学方法 
思政课讨论式教学中议事规则的构建与运用被引量:3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1期131-135,共5页陈红霞 童谨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思政课讨论式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K8018L53A);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日常生活中诚信认同困境与认同建构研究”(JAS180102);福建农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价值多元化态势下思政课课堂改革研究”(111418236).
讨论式教学不仅要实现讨论过程的优化、讨论质量的提高,更要注重培养参与者的讨论素养与公共精神。在思政课讨论中建立聚焦议题、发言、提问、辩论、程序动议、主持人中立等议事规则,有助于实现有序、有效、高效的讨论目标。在运用议事...
关键词:思政课 讨论式教学 议事规则 讨论素养 
试论网民的国家公民身份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56-60,共5页童谨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中国语境下的网络公共交往伦理研究”(15BZX093)
国家公民身份是网民概念的核心要素,应保障网民在网络活动中享有公民权利。随着网络空间的飞速发展,国家公民身份的权利和义务均在网上拓展。创造活泼健康的网络公共领域和法治网络空间,均需激活广大网民的积极国家公民身份。网民的国...
关键词:网民 积极国家公民身份 权利 义务 
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人文意蕴的途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105-108,共4页童谨 
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JA11406S;JB11086S)
将适当的人文社科知识有技巧地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强化课程知识点的同时,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理论深度,既是值得追求的教学目标,也是综合的教学艺术的展现。这一方法提高了教材的趣味性和理论深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
关键词:人文社科知识 学习兴趣 人文素养 
技术、信息和生活的意义——论网络空间理想的三重维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08-113,共6页童谨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项目(2011B051)"网络公共交往的伦理研究"
在技术、信息和日常生活三个维度上,网络空间理想的意涵主要包括:一、技术的人道化,即在技术的使用中,既关怀人的有限性,又注重人的潜能发挥。二、信息共享,即开放信息传递和接收的途径,发展网上的知识公共资源,以保障网民求知权利的实...
关键词:技术 信息共享 生活的意义 网络空间 
大学生喜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探究被引量:7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8期81-83,共3页郑珠仙 童谨 
要探究大学生喜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研究学生接受该课程的规律,重视探寻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形成的规律,重视探究教法与学法辩证统一的规律,重视探究学生接受行为规范的规律。其次,教师应调查了解...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繁荣伦理学:信息时代的一种伦理学理论被引量:3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14,138,共14页特雷尔.拜纳姆 童谨 
本文描述一种新的伦理学理论,这个理论融合了国际计算机伦理学界一些学者的著述而开始形成。由于这个新的伦理学理论根植于亚里士多德学派,我称它为"繁荣伦理学",虽然它也包含了一些使人联想起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尽管繁荣伦理学根植于...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学派伦理学 计算机伦理学 控制论 半机械人伦理学  善与恶 信息伦理学 信息圈 正义效果论 机器人伦理学 
论早期网络空间中的黑客伦理
《理论观察》2012年第6期45-48,共4页童谨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项目"网络公共交往的伦理研究"(项目编号2011B051)
与破坏网络秩序的骇客不同,早期网络时代的黑客促进了早期网络的发展。黑客文化的精神核心是黑客伦理,包括金钱伦理、工作伦理和网络伦理三方面。黑客金钱伦理注重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高层次需要,但忽视基本需要和底线型道德规则。黑客工...
关键词:早期网络 商业化网络 黑客伦理 法治 积极网民 
论现代技术的危险和人的历史责任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73-77,共5页童谨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项目(2011B051)"网络公共交往的伦理研究";2011年福建农林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1140)"网络公共交往的伦理探索"
现代技术蕴含着双重危险。一是张扬控制自然的权力意志,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二是以其强大的工具理性,在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中,致使人们疏远了对技术问题之外的实践目的的追求。面对科技时代的危险,人类需要担负起维持乐观希望的历史责...
关键词:现代技术 危险 历史责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