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明

作品数:27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食货派陶希圣八一精神行帮城市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黑龙江史志》《史学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课程研究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文化史”课程为例被引量:2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111-118,共8页苏永明 贺梅开 
2017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课程研究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文化史课程为例”(编号:JXJG-17-10-3)。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各高校积极倡导研究型教学法。然而,在研究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理想,科研氛围不浓、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效果不佳的现象比较明显。为了取...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专业课程 中国文化史 研究型教学法 
胡先骕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90-96,共7页苏永明 齐静 
2018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胡先骕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编号:18YB160)。
胡先骕对中国近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对教育制度的改革有独到的认识。他针对国民教育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为发展社会助学事业、解决教育资源矛盾问题,不断拓展教育新领域,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形成了系统且颇具...
关键词:胡先骕 国民教育 教育思想 启示 
研究性教学在《中国史学史》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司马光〈资治通鉴〉及影响》专题为例被引量: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118-124,共7页苏永明 贺梅开 
2014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课题"高师院校专业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史学史>课程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高效地完成《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制定课程研究性教学目标,以问题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有效整合,并精心选取具有典型性、趣味性的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中国史学史》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海昏侯刘贺刍议被引量:4
《地方文化研究》2016年第4期8-13,共6页苏永明 黄精华 
第二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地方宗教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编号:300098010206)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为西汉宗藩中的一员,海昏侯刘贺享有着特殊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刘贺由宗藩入继,却在政治上经历了帝、王、候、民的差别待遇,在监督与控制的束缚之下,社会生活反差强烈,在赎罪与避祸的压力之中,社会心态变化巨大,刘贺的际遇与归宿是西...
关键词:海昏侯 刘贺 宗藩 政治活动 社会生活 社会心态 
论周恩来与八一精神被引量:2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33-39,44,共8页李红勇 苏永明 
2013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南昌起义与八一精神研究"(编号:JD1341;主持人李红勇);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4年度研究项目"八一精神与国家;区域文化力提升关系研究"(编号:JD1485;主持人叶桉)阶段性研究成果
八一精神是在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中孕育形成的。八一精神体现为敢为人先,听党指挥,不屈不挠,为民奋斗的革命精神。周恩来作为南昌起义的组织领导者,起义最坚决、信念最坚定、工作最繁忙,为起义的胜利以及保存起义的火种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周恩来 南昌起义 八一精神 
关于《中国文化史》课程内容整合与教学改革的思考被引量:2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113-117,共5页苏永明 
2013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课题"<中国文化史>教学内容整合及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国文化史》课程内容整合及教学改革是一项涉及多门课程以及实践性较强的课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建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氛围,及时编写修改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建设课程网上教学平台则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国文化史》 课程教学 内容整合 教学改革 
曾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初探
《兰台世界》2016年第1期130-132,共3页苏永明 孔艳晓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课题号:11YJC770052
曾謇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旨趣经历了从阐明中国社会形态演变到经世致用的变化过程,但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组织为重点的治史特色和广搜史料不断拓展研究新领域的治史精神一直未变。曾謇的学术研究扩大了食货派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
关键词:曾謇 中国社会经济史 治史特色 
明清景德镇流民与城市社会探析
《黑龙江史志》2015年第11期353-354,共2页苏永明 
2013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明清景德镇流民与城市社会研究>(项目批准号:13LS05);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第二批科研创新团队"江西地方宗教研究"(项目编号:300098010206)的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伴随着景德镇民窑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流民涌入景德镇,促进了城市社会的发展。流民不仅为景德镇"大都会"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而且促进了城市社会管理的转变和行帮制度的形成。流民的活动是我们全面认识明清景德镇社会变迁不可忽...
关键词:景德镇 流民 城市社会 
浅析食货派创建中国经济史研究室的史学成就
《兰台世界(上旬)》2015年第10期155-156,共2页苏永明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课题号:11YJC770052
陶希圣通过主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室,集结起了一支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学术队伍,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史学流派。中国经济史研究室既有史料搜集与整理的实绩,也有专题研究的佳作,推动了学术的发展。
关键词:食货派 中国经济史研究室 史学成就 
清末民初景德镇商会与城市社会被引量: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48-55,共8页苏永明 洪子雅 
2013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明清景德镇流民与城市社会研究>(项目批准号:13LS05);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第二批科研创新团队"江西地方宗教研究"(项目编号:300098010206)的研究成果
清末民初景德镇商会不仅是一个商业管理机构,同时在城市管理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官府的领导下,商会组织积极改良陶瓷制造,发展商业,调息劳资纠纷;热心社会公益,兴办学校、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等。商会在社会经济的各方面发挥着...
关键词:商会 景德镇 城市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