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旗

作品数:10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白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体育高校健美操课健美操教学学校体育发展学校体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体育学院学报》《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集团经济研究》《新校园(上旬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生命教育视角下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再认识
《新校园(上旬刊)》2015年第9期69-69,共1页魏国旗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目前大学体育课中实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误区予以分析,以期丰富体育课的生命内涵,对体育课中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生命教育 体育课 教学内容 
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对高素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被引量: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第31期215-215,共1页魏国旗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教学水平也有所提高。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育与体育教学指导员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文中笔者将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 培养 高素质 社会体育指导员 
初探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民营科技》2012年第1期86-86,共1页魏国旗 
通过对素质一词的理解,探讨了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体育教师具备了良好的素质,才能担负起祖国赋予教师的责任。同时,对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将会起到积极的促动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师 素质 作用 
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探讨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11X期121-121,共1页魏国旗 
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使体育产品(劳务)进入生产、交换、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是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将体育产业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来认识,是基于它对国家经济发展所做贡献的特殊方式所提供的特殊产品...
关键词:产业发展 体育需求 国家经济发展 体育产业 体育产品 体育运动 体育发展 经济部门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发展阶段研究被引量:10
《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第3期70-72,共3页魏国旗 文兰佃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是可喜的,所获得的教训往往发人深省。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的成就、经验和教训不同,笔者沿着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划分为七个阶段加以研究。
关键词:学校体育 成就 经验 教训 
对排球比赛中“自由防守人”作用的分析被引量:3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49-51,共3页李洪辉 魏国旗 
本文对“自由防守人”在比赛中的作用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使“自由防守人”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全队的战斗能力。
关键词:排球比赛 比赛规则 自由防守队员 作用 
对高校健美操课教学的探讨被引量:2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期119-120,共2页魏国旗 
健美操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技巧、技能.寓健美知识于课堂中.动作 设计,音乐的选择,运动量合理安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 特点 相结合 
吉林省西北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的研究被引量:2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98-100,共3页王利 王彬 孙云樵 魏国旗 唐丽 苏玉东 
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吉教文字2003-13号)
通过对吉林西北部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新课标,新理念,构建出适合我省西北部地区实际的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程理论体系 中小学 体育与健康 实践模式 吉林省 西北部地区 课程教学模式 改革现状 体育课程 育人为本 体育健康 学生发展 新课标 新理念 
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探微被引量:1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年第1期110-111,共2页王利 魏国旗 
体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对教育的本质应有正确的认识。竞技运动作为人类运动文化,具有重要的身体素质培养和文化教育的双重功能,这种传递和传播作用,符合教学论的基本要求。从教育理念出发,体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以...
关键词:体育 素质教育 教育理念 教学论 “健康第一” 
发挥智能对运动技能形成的促进作用
《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74-75,共2页魏国旗 
在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智能活动渗透到运动技能形成的各阶段中,对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是智能表现形式。本文就智能对运动技能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发挥智能促进作用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智能 运动技能 促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