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念亮

作品数:10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澳关系教育语境终结性评价高级英语教学高级英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山东陶瓷》《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教育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交流意愿对中国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03-112,共10页郑海舰 谭霞 丁念亮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以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愿和社会联系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以语言、文化、偏见和环境四个因素为中介变量,使用结构方程(SEM)方法检验四个中介变量对中国学生...
关键词:交流意愿 跨文化交际 中介效应 
17—19世纪中国陶瓷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山东陶瓷》2023年第6期25-31,共7页丁念亮 
中国陶瓷进入英国后,深刻地影响了英国的陶瓷设计、文学创作及饮茶文化等,凭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异域情调,“中国风”陶瓷风靡英伦。英国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对陶瓷的描写,体现了英国人对神秘东方的想象和向往。随着两国瓷器贸易的发展,中...
关键词:中国陶瓷 英国文化 文学创作 茶文化 
智能学习评价研究:理念、挑战与前景被引量:6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82-86,共5页丁念亮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过程评价得以实现。智能化学习评价能够生成个性化的评价目标,保证评价过程的持续性、评价效果的精确性和评价内容的整体性。但智能学习评价存在评价主体较为单一、教师职能逐渐弱化、素质测评难以开...
关键词:人工智能 学习评价 智能学习评价 
概述be going to的用法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70-72,共3页丁念亮 
be going to后接动词不定式,多用在口语中,经常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意图、打算,也可以表示计划、安排等。虽然be going to用法颇多,但在用法上也有一定限制。下面谈谈be going to的具体用法。1.be going to表示主观意图、打算或准备做某事...
关键词:打篮球 动词不定式 主观意图 具体用法 BE play 
形成性评价在中国教育情境中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学周刊》2017年第10期8-9,共2页丁念亮 田霞 
形成性评价的促学作用在全世界得到广泛认同,但在我国的实施情况却并不乐观。形成性评价在中国教育情境中表现为分布不均、应用不广、效果不佳三个方面,原因在于概念理解偏差、培训机制缺失、教师工作繁重、考试文化影响和班级规模过大...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教育情境 问题 对策 
形成性评价在中国教育语境中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9
《当代教育科学》2016年第22期28-31,共4页丁念亮 
教育政策借用过程就是外来政策与本土语境冲突与融合的内化过程。形成性评价思想发端于英美国家,与中国的教育语境在文化上存在天然的冲突和矛盾。首先,中国语境中的尊师传统延续着等级性,而形成性评价所倡导的"学生主体"的思想则传递...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教育语境 
澳大利亚在霍华德时期缘何走近中国
《大家》2010年第20期81-82,共2页丁念亮 
山东理工大学校级课题“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的平衡策略”(课题编号:4032707003)研究成果
霍华德政府初期,因过分强调澳美同盟而轻慢中国,致使两国关系受挫。澳美同盟是澳大利亚的安全基础,而中国则决定澳大利亚的经济繁荣。经过初期的挫折之后,霍华德政府逐渐转向实用主义的中间道路上来,尝试一种不偏不倚的平衡策略来化解...
关键词:霍华德 澳大利亚 中澳关系 
也谈当代文学大师缺席的原因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1期97-98,共2页丁念亮 
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缺席,经典匮乏,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在社会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以外,文学基础的薄弱化、文学创作的功利化和文学批评的形式化,无疑也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当代文学 作家 大师 
谈高级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实践被引量:8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4期88-89,共2页丁念亮 
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构成高级英语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知识文化构成英语篇章理解的主要障碍,是高级英语教学的重点。交际文化构成中英文化的根本差异,是高级英语教学的难点。完成文化教育的策略主要包括差异对比、课堂讨论和必要阐释等。
关键词:高级英语 文化教学 文化 
霍华德政府时期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的平衡策略被引量:8
《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2期49-55,共7页丁念亮 王明新 
霍华德执政初期紧跟美国,与中国摩擦不断,其后调整对华政策,逐步显现出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的外交策略。在与美国继续加强军事安全合作的同时,霍华德政府采取有别于美国的对华政策,注重改善中澳两国外交环境,发展同中国的经贸合作。采用...
关键词:霍华德政府 澳大利亚 平衡策略 中澳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