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祺

作品数:58被引量:19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更多>>
发文主题:制革植物鞣质脱毛水解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稀土》《中国皮革》《微生物学通报》《皮革科学与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钛鞣剂、钛鞣法及鞣制机理的研究(I)钛(IV)盐鞣性的理论分析及钛鞣法的发展前景被引量:11
《中国皮革》1999年第13期7-10,15,共5页彭必雨 何先祺 
分析了非铬鞣法的意义和对非铬鞣体系的要求。从配位化学和鞣革化学的角度阐述了常用的几种金属盐鞣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钛(Ⅳ)盐的鞣性应该高于锆(Ⅳ)、铝(Ⅲ)、铁(Ⅲ)等盐而仅次于铬(Ⅲ)盐的观点;从常用几种金属盐鞣革的...
关键词:鞣性 发展前景 机理 钛鞣剂 鞣剂 非铬鞣法 
黑荆树皮单宁降解产物的抑菌性能被引量:15
《林产化学与工业》1999年第2期1-7,共7页何有节 狄莹 赵宇 何先祺 石碧 姚开 谭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林业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四川联合大学青年科学基金
通过对黑荆树皮单宁化学降解改性,制备了具有优良抑菌性能的降解产物。用滤纸圆片法研究了降解产物对6种细菌、2种霉菌和1种酵母菌三大类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发现降解产物的抑菌作用与其分子量及分布有关。在一定的分子量及分布条件...
关键词:植物多酚 抑菌性 黑荆树皮单宁 降解改性 单宁 
钛鞣剂、鞣法及鞣制机理研究 Ⅱ.Ti(Ⅳ)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及其对鞣性的影响被引量:6
《皮革科学与工程》1999年第2期10-14,共5页彭必雨 何先祺 单志华 
讨论了水溶液中钛(Ⅳ)的水解、配聚行为和影响因素,阐述了Ti(Ⅳ)在水溶液中的状态与其反应性能和鞣性的关系,探讨了常用钛(Ⅳ)盐鞣性低于理论值的原因。
关键词:钛鞣剂 鞣剂 鞣制机理 鞣性 
稀土与胶原作用研究
《稀土》1998年第4期70-71,共2页单志华 何先祺 
本文根据胶原,改性胶原及模拟物与稀土(RE)作用的结果,认为在低pH范围内稀土主要与胶原的羧基结合,在较高的pH下(pH>5.5),也与氨基结合。同时在较高pH下也有少量的稀土与肽基及羟基结合。
关键词:胶原 稀土 结合基团  作用 
碱性脱毛蛋白酶产生菌的选育被引量:7
《皮革科学与工程》1998年第4期6-13,共8页刘彦 何先祺 张义正 
从富含蛋白质的土壤中筛选出的碱性蛋白酶产生菌,命名为Bacilussp.8(简称为No.8)。No.8菌能在pH6-12且含有较高浓度钙离子条件下生长并产酶,与目前的碱性蛋白酶生产菌如地衣芽孢杆菌2709相比,它具有...
关键词:碱性蛋白酶 脱毛 筛选 菌株选育 制革 
木瓜蛋白酶在制革软化中的应用被引量:7
《皮革科学与工程》1998年第2期15-18,共4页刘彦 何先祺 
本文对从云南植物研究所获得的木瓜蛋白酶性质研究表明: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5。应用试验发现:与166,1398蛋白酶相比,木瓜蛋白酶的脱毛能力较差;和胰酶相比,其软化效果良好,使裸皮粒面增白变细效果...
关键词:木瓜蛋白酶 制革 脱毛剂 软化剂 
No.813 产生的蛋白酶性质研究被引量:4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8年第2期107-111,共5页刘彦 何先祺 张义正 
No.813产生的蛋白酶最适pH9,在pH8~11之间稳定,属于微碱性蛋白酶[1]。最适温度在50℃,50℃以下较稳定。在50℃、60℃处理10分钟、酶活力损失约50%。0.003MCa2+的存在使酶的热稳定性和pH...
关键词:蛋白酶 NO813耐盐菌 制革 脱毛 
具有脱毛性能的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被引量:4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8年第2期112-118,共7页刘彦 何先祺 张义正 
从富含蛋白质的泥土样中筛选到耐盐和耐碱蛋白酶产生菌各一株。研究表明:两株菌(其中耐盐菌的NaCl耐受高浓度为10%)均可在饱和石灰水中生长,并且产生的蛋白酶在pH7~11范围内稳定,且具较好脱毛性能。
关键词:耐碱菌株 脱毛 蛋白酶 耐盐菌株 制革 
结合鞣机理研究──稀土-植鞣革特征被引量:1
《皮革科学与工程》1998年第1期1-4,共4页单志华 何先祺 
本文涉及了稀土-植物鞣剂的化学研究.鞣法研究及革的物理机械性能。单独稀土鞣革的收缩温度为62℃.植鞣的收缩温度为83℃,而两者结合鞣为102℃,并且这种结合鞣革有良好的手感及强度。研究表明这种结合鞣在制革工业中有重要的现实...
关键词:稀土 植物鞣剂 结合鞣 机理 鞣制化学 
用稀土、植物单宁提高胶原蛋白热变性温度被引量:2
《林产化学与工业》1998年第1期89-90,共2页单志华 何先祺 
稀土或植物单宁与胶原作用都不能使胶原有较高的热变性温度。本文研究中,将稀土和植物单宁结合与胶原作用获得了很好的协同效应,使胶原的热变性温度由55℃上升到102℃。
关键词:稀土 植物单宁 胶原蛋白 热变性温度 制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