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军

作品数:17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放生聊斋《聊斋志异》《聊斋》性别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古籍研究》《华夏文化》《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蒲松龄放生主题探源
《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94-100,共7页冯军 
清代作家蒲松龄在文化传统与地域人文的双重影响下,以个人对生命的独特体验与用心感悟,将放生题材大量付诸于小说、诗文当中,深刻地传达着他对放生题材的独到思考,完整而深邃地诠释了放生这一文学主题。
关键词:蒲松龄 放生 文化传统 地域人文 
李正学《毛宗岗小说批评研究》评析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47-49,共3页冯军 
对李正学的《毛宗岗小说批评研究》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评析,认为李正学的这部论著将理论性与思辨性贯穿全书始终,在动态中彰显了作者历史意识的通识观,并从现代学术的视野指出毛氏理论的不足,在当代毛评研究中可谓别具一格,独具机抒。
关键词:李正学 毛宗岗 《毛宗岗小说批评研究》 评析 
水石文化隐喻——《西游记》中唐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比较研究被引量:4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14-118,共5页冯军 
隐喻是根据已知的事物把握体验未知的事物,捕捉人对抽象事物感受和体验最重要的形象化手段之一。《西游记》中唐僧与《红楼梦》中贾宝玉水石文化隐喻内涵丰富,隐喻象征深刻。唐僧与柔性的水意象密切相关,贾宝玉与石头、通灵宝玉三位一体...
关键词:西游记 唐僧 红楼梦 贾宝玉 水石文化 隐喻 
蒲松龄农村题材诗研究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0年第4期146-149,共4页冯军 
PuSong-ling lived in rural areas in his most life.He is Confucian and farmer.The especial identity makes he write a lot of rural poetry,including pure natural beauty of rural scenery of the description and the sympath...
关键词:农村环境 人生 题材 农民生活 自然风光 现实主义 山东省 
中国古代放生事项历史渊源简论被引量:1
《华夏文化》2010年第2期27-29,共3页冯军 
放生作为一种民俗事象,与人类历史共时,各个时代文化背景、人类认识观念的差异令放生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特征与审美趋向,放生表达既是一种宗教关怀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延绵不息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放生 历史渊源 简论 古代 中国 人类历史 民俗事象 文化背景 
中国“放生”习俗渊源简论被引量:7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61-63,共3页冯军 
"放生"作为一种民俗事象,与人类历史共时,各个时代文化背景、人类认识观念的差异令放生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特征与审美趋向。放生在其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放生思想、放生题材类型、放生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放生表达既是一种...
关键词:放生 历史 内涵 
从冥游、梦幻、放生看《聊斋志异》中发迹变泰被引量:1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32-136,共5页冯军 
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8jqw083)
发迹变泰故事主要是"以主人公人生境遇由穷到达、社会地位由低到高的转变过程为叙述中心"。蒲松龄从冥游、梦幻、放生三种途径表达他发迹变泰的思想,即对财富的向往,对功名富贵的渴望,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看重与认同。蒲松龄对发...
关键词:冥游 梦幻 放生 聊斋 发迹变泰 
《聊斋志异》中服饰色彩的文化研究被引量:2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63-67,共5页冯军 
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8jqw083)
蒲松龄对服饰色彩有着敏锐的感知与自觉,在《聊斋》中他表达了对色彩的深刻理解,并在这种理解中容纳了心理学、民俗学、美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赋予了人物服饰色彩理智与观念的象征意义,揭示了不同的颜色进行服饰搭配的和谐感与节奏...
关键词:聊斋志异 服饰色彩 象征 搭配 审美 
刍议蒲松龄笔下放生现象的文化内涵
《兰州学刊》2009年第11期178-181,共4页冯军 
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jqw083
放生作为一种民俗事象有着悠久的传承传统、广泛的理论基础与群众基础。它不仅是个人单独的行为,更是历代相传的社会习惯喜尚,是被大众被社会所普遍认同的信仰或活动方式。它以独特的姿态在文学史与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蒲松龄对放...
关键词:蒲松龄 放生 伦理观 社会观 人生观 
从《聊斋》中的悍妇与梦境描写看蒲松龄的妇女观——以《邵女》为例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11期14-,21,共8页冯军 
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jqw083
《邵女》是蒲松龄悍妇与梦境书写的代表性作品,蒲松龄以梦境为介质完成对悍妇金氏的最终改造,体现了蒲松龄对悍妇的包容态度,基于现实基础上实际功利的家庭伦理观念,蒲松龄在对金氏的臆断与阐释中他的妇女观得以彰显。
关键词:邵女 金氏 悍妇 梦境 妇女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