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丙华

作品数:12被引量:1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甲骨文周公《毛传》孔子诗教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化研究》《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天中学刊》《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土司地区儒学教育的理性审视——兼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引量:1
《民族学刊》2021年第8期85-92,129,共9页周丙华 
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近代康区民族间社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转型问题研究”(2015SYB36);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民国时期川康民族地区国家治理政策研究”(2019SYB08)阶段性成果。
推行儒学教育是中央王朝为加强土司地区统治的一项重要举措。土司地区的儒学教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土司地区的教育发展和文化融合。对土司地区推行儒学教育的理性审视,就是要以学科综合视域、文化深...
关键词:综合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土司 儒学教育 现代学科视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姑苏地名文化原本考被引量: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82-85,共4页周丙华 王牧天 史歆然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国家级创新项目“吴语名物博物志幕构——章寻吴音,风采南国”(201810656034)。
姑苏一名源自上古,由台、山之名而来,进而冠诸吴中,其间蕴含着精彩而又深刻的文化信息。上古鲲化为鹏的传奇,反映了时节推予而物化更生的天文历法观念。姑苏有鱼城之称,苏又有更生之意,与稣字的古文字会意,一并反映了此名即是物化观念...
关键词:姑苏 鲲鹏 姑射 天文历法 
从青梅竹马说到荒古的婚礼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42-145,共4页周丙华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11SZYTD06);西南民族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资助项目(2009RC012)
李白《长干行》"青梅竹马"的故事描写了一幅活泼泼的儿童嬉戏画面,其实这是对当时(唐代)婚俗的模仿,而这幕唐代婚俗又是反映了荒古的男女风情。"青梅"隐语"会男女",也透露了古代举行婚礼的时节观念;"绕床"折射出男女相逐、回还转圈的上...
关键词:青梅竹马 绕床  婚礼 
顾炎武古音分韵未密之因考被引量:1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70-76,共7页许鎏源 周丙华 
作为清代学术开山的顾炎武,继承明末陈第提出的"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思想,对古代语音如何分韵进行了研究。他为此后古音研究开启风气、指明路径的功绩是伟大的,但也存在分韵未密的缺点。长期以来,学者只注意到他分...
关键词:顾炎武 上古音 清代学术 
上博藏楚竹书《诗论》第三简释读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4年第1期100-102,共3页周丙华 
西南民族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资助项目(2009RC012)
上博藏楚竹书《诗论》第三简"内勿"释读为"纳物",从《左传》有关材料来看,应是春秋以来的成语,其内涵渊源有自。结合儒家的诗教传统,《诗论》谓《邦风》"纳物",就是说其风物可以"纳民于物(轨)"而可施教化,也就是说可以"设教",因而则可"...
关键词:《诗论》 纳物 观人欲 敛材 
甲骨文“虹”字文化考释被引量:7
《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1期155-161,共7页周丙华 
古人以"云雨"为万物化生之始,进以指阴阳之合。虹分雌雄阴阳,为云雨之气象,故又以其隐语性爱。伏羲、女娲为主婚姻之神而分为主、辅,女娲作为高媒的职事是"教行"(遂婚姻兴子嗣)。两者的相似,促成了古人的联想,故甲骨文"虹"之字形从伏...
关键词:甲骨文  伏羲图腾 女娲“教行” 
泉丘女奔僖子风俗渊源考被引量:1
《古籍研究》2009年第Z1期284-288,共5页周丙华 
《左传·昭公十一年》载:"孟僖子会邾庄公,盟于祲祥,修好,礼也。泉丘人有女,梦以其帷幕孟氏之庙,遂奔僖子,其僚从之。盟于清丘之社,曰:‘有子,无相弃也!""泉丘女梦见把自己的"帷"覆盖在了孟氏的祖庙(庙即社②)上,就跟孟僖子私奔了,并且...
关键词:孟僖子 昭公 清丘 周公 情实 召南 制礼作乐 诗经通义 姜嫄 郑笺 
“正始”与“正始之音”含义初探——从陆游《老学庵笔记》中的两段文字谈起被引量:1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67-70,共4页刘小兵 周丙华 
"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编号为2007cw05)项目之一。
"正始之音"一词含义甚丰、用法多样,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皆不止一端,与之相关的"正始"一词亦如是。"正始之音"可以用来表达"魏晋清谈"以外的其它含义,尽管陆游与王应麟曾对此提出过质疑,但却无法改变"正始之音"一词多义的历史现象。...
关键词:正始 正始之音 魏晋清谈 雅正诗乐 
《毛传》标“兴”本义新探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36-40,共5页周丙华 
以《诗》培养弟子"兴"的能力(以《诗》"专对")是孔子诗教的重要目的。《毛传》标兴、释兴的体例恰好体现了孔子的诗教原则。
关键词:《毛传》  孔子诗教 举一反三 
《毛传》标“兴”本义新探
《武汉文博》2007年第4期10-14,共5页周丙华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云:"诗文宏奥,包韫六义。毛公述传,独标‘兴’体。岂不以‘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哉?"问题提出,受到经学家的关注,聚讼千年而至今未有澄澈圆通之说。前说一般认为《毛传》的作者是毛公,认为《毛传...
关键词:《毛传》 诗教 周公礼 子授 孔门 《汉志》 春秋时期 《毛诗正义》 移太常博士书 礼乐教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