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玲玲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职高职应用文写作高职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艺术科技》《青年文学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如何通过创设情境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19期143-144,共2页巩玲玲 
作为高职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必要的实践技能,应用文写作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地位边缘化、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情境创设的应用文写作...
关键词:高职 创设情境 应用文写作教学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7
《辽宁高职学报》2017年第10期41-43,共3页巩玲玲 
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通过以能力为本位进行项目化教学进行改革,在总体思路、实施过程、项目化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课程效果与评价等进行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我学习...
关键词:高职教育 应用文写作课程 项目化教学 
浅谈通假字被引量:1
《艺术科技》2014年第4期188-188,共1页巩玲玲 
通假字是汉语在缺乏严格规范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历史现象。它在古书中大量存在,给我们阅读古书带来困难。声音上的相同和相近是通假的前提,而且通假字与本字至少在某一历史时期同时存在,在意义上二者毫不相干,形体上也存在差异。通假字...
关键词:通假字 产生原因 特点 假借字 不同 
《孔雀东南飞》中称谓词的时代特征被引量: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4-15,共2页巩玲玲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成诗年代,一直众说纷纭。"新妇"、"姥"、"妾"、"君"、"卿"、"阿(母、兄)"等几个称谓词的使用情况,充分反映了魏晋时期语言的特征。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搜神记》等文献中称谓词的使用情况能与之相互印证,从...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称谓词 时代特征 
试析《春秋·谷梁传》对虚词的训释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79-80,共2页巩玲玲 
《春秋·谷梁传》重视对虚词的训释,多采用术语"辞"将其与实词区别开来,而且对某些虚词的语法意义获得了正确的认识,但其对一些虚词的训释是为阐发经义服务的。《春秋·谷梁传》采用直陈语义、据境索义的方法训释虚词,这种虚词研究的方...
关键词:春秋谷梁传 虚词 训释 
从年龄称数法探微《列子》的真伪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06-108,共3页巩玲玲 
文章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列子》一书中十五例年龄称数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先秦时期汉语中的年龄称数法及魏晋时期的重要作品《世说新语》中年龄的称数法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以期为证明《列子》非先秦时期的作品而是魏晋之人托古...
关键词:《列子》年龄称数法 
“辞”和“词”的历史流变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23期160-160,共1页巩玲玲 
"辞"、"词"二字从古代发展到今天,有着较为复杂的意义沉淀,其本义并不相同;在文字言词意义上二者从古至今都处于混用状态。现代语言学中"辞""词"又各自承担了不同的意义。而作为文学体裁,在唐以前二字通假,表示意义一致。到唐后期出现...
关键词:辞词 语义 文体流变 
高职通识精品课程建设刍议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103-104,共2页巩玲玲 
通识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强通识教育,使受教育者不仅能够获得一技之长,而且具备一个健全的职业人和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足够的文化、社会生活常识及正确的道德和价值取向。而打造通识精品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
关键词:通识教育 精品课程 有效途径 
浅谈语文教学中民族精神的培养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209-210,共2页巩玲玲 
历史铸就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着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它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引领我们的民族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语文这门最基础学科,具有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天然优势,它必须将民族精神的培养作为重要的内容贯穿其中。在语文教...
关键词:民族精神 语文教学 内容 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