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祁

作品数:9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华侨华人风骨华文文学物哀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文文学》《文艺争鸣》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一部“鬼子兵”反战的心灵档案——评日籍华人元山里子的“自叙体”被引量:3
《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4期194-199,共6页林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三十年”(13BZW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18WZW009)阶段性成果
百年风云际会,洁白的和平鸽衔来一部黑色封皮的回忆录——《他和我的东瀛物语》。①在中日文学关系中,此书别具一格:分明是日本人反思日本侵华罪行的自传,却出自“我”——华人妻子之笔;分明以和文汉读的“物语”命名,实则书写抗战大题...
关键词:华人 自叙体 “物语” 档案 心灵 反战 鬼子 花城出版社 
在“风骨”与“物哀”之间——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30年述评被引量:7
《华文文学》2018年第2期123-128,共6页林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三十年";项目号:13BZW135
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30年历经三个阶段,日本华文作家带着"乡愁"走进日本,从"抗日""哈日"到"知日",开始了对异语言文化的探索。痛苦永远新鲜的日本体验,使其具有独特的异质审美价值。由于不同于...
关键词:风骨 物哀 日本 华文文学 
《九歌》的“巫”文化研究被引量:1
《中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6-11,共6页林祁 张雪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三十年"(13BZW135);"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HQHRYB2015-06)
巫文化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之一,《楚辞·九歌》乃为我国巫文化的杰出代表作品。本文将《九歌》置于远古巫文化的视野中重读,从"巫神形象""巫与祭""群众狂欢""乐与舞"四个方面梳理《九歌》与"巫"文化,阐述与辨析其艺术价值以及对后世...
关键词:巫文化 屈原 《九歌》 艺术价值 
从“无性”到“性无”——评日本新华侨华人母女作家及其小说被引量:2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92-98,共7页林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三十年"(项目编号:13BZW135)
日本新华侨华人母女作家孟庆华与清美是战争遗孤的配偶及女儿,属于另类日本人。母女两代皆以华语写就长篇小说,从母亲"无性"的叙述《告别丰岛园》,到女儿遭遇的"性无"《你的世界我不懂》,试图从契入女性生命体验的、浸透记忆和想象的日...
关键词:日本新华侨华人 母女作家 私小说 女性自我叙述体小说 
从“崛起”到“漂流”——日本新华侨华人诗歌研究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4年第6期138-147,共10页林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三十年>(13BZW135)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主题是"崛起",新的美学原则也在崛起(1)。"三个崛起"论(2)(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为朦胧诗摇旗呐喊,在横遭围攻之中,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扫清...
关键词:美学原则 中国新时期文学 徐敬亚 五四新文学 中国新诗 诗歌研究 中国古典诗歌 孙绍振 田原 诗歌精神 
双乡之间与双语写作——日本新华侨田原诗论被引量:3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26-130,共5页林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三十年>(编号:13BZW135)的阶段性成果
活跃于双乡之间的田原,在两种语言之间锤炼独特的诗歌语言,是母语的,又是超越母语的,其意义并不仅是华文文学在海外的拓展,而是中国新诗自身在海外的深入或者叫"生长"。由于他和他的诗成长在日本,在这块让中国人情感极其纠结,让中国诗...
关键词:双乡之间 双语写作 “乡愁” 陌生化 变异 
“他者”的文化与文化的“他者”——日本华侨女作家孟庆华《告别丰岛园》的文本解读被引量:4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24-32,共9页林祁 林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三十年"(13BZW135)
以另类日本人——战争遗孤返回日本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告别丰岛园》通过在日华侨女性的另类眼光与真实叙述,对国家的"他者"、文化的"他者"、他者(男人)的"他者"进行探讨,将一个社会学命题转换成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学文本,从而获得历史纵...
关键词:孟庆华 《告别丰岛园》 “他者” 
中日汉字异同比较与华文教育被引量:1
《海外华文教育》2013年第2期205-210,共6页林祁 
近年来华文教学的特殊性已经得到承认,但对生活在汉字文化圈中的日本人或华裔进行华文教学的研究尚为欠缺。这些学生在日本大量接触到的汉字,既有日本字,也有台港澳使用的繁体字,还有大陆现行的简体字,汉字练习是华文教育的重头戏,练习...
关键词:华文教学 中日汉字异同比较 同形同义 同形异义 同形近义 
南洋番客对华文的坚守与超越——评菲华庄杰森《杰开诗幕——小诗三百首》被引量:1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2年第4期36-39,共4页林祁 
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祖籍惠安的南洋番客庄杰森用心经营汉语小诗,以这种方式表示对血缘之"根"的坚守,将华文写作视为种族记忆与身份认同。作为华人后裔,血缘的故乡是中国;作为现实生存,国籍的故乡是菲律宾。"血缘的故乡"对他是遥远的亲近;"国籍的故乡"对他...
关键词:菲律宾华文文学 庄杰森 种族记忆 身份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