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妮娜

作品数:8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莎乐美非洲法语文学高年级虚构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语文》《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博览群书》《北方工业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外语专业高年级精读教材编写实践与启示以《新经典法语》(5-6)为例被引量:1
《外国语文》2023年第3期133-139,共7页田妮娜 傅荣 
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项目"法语教材信息化数据库及听写练习数据库建设"(2022JS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精读课是我国外语专业教学高年级阶段的重要课程,然而对应的教材建设却相对滞后。就高年级法语教材建设而言,目前存在国外引进教材选择少、国内本土教材比较老旧的现状。本文基于《新经典法语》(5-6)的编写实践,探讨在新形势下,高年级...
关键词:外语 高年级 精读教材 
21世纪非洲法语文学特征探微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57-65,共9页田妮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年谱整理与研究2000—2020”(17ZDA280)。
经历了20世纪后半叶的蓬勃发展,非洲法语文学已成长为世界文学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迈入21世纪的同时,它也站在了自身发展史的交汇点上,需要在继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发展的新动力。它继续保持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当下的批判,关注民族、...
关键词:非洲法语文学 21世纪 特征 
殖民主义与民族身份重构——20世纪非洲法语文学历史考述被引量:1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2022年第1期74-86,91,共14页田妮娜 
非洲法语文学是法语国家与地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北非的马格里布,还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法国殖民者的到来都深刻改变了当地民族的文化面貌。两个地区的法语文学都始于法国殖民统治时期,民族身份重构是二者的共同关切,然而由于宗...
关键词:非洲 殖民主义 民族身份 20世纪 
米歇尔·布托的文学创作特征述评被引量:1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2018年第4期72-77,91,共6页田妮娜 
北京外国语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米歇尔.布托文艺思想研究"资助;为该项目阶段性成果
米歇尔·布托被认为是法国"新小说"运动的重要作家和理论家之一,1957年发表的以第二人称写作的小说《变》是公认的"新小说"代表作。布托从50年代起活跃于文坛,经历了法国60年代的政治动荡,参与了"新小说"运动的兴起与衰落。他颇受20世...
关键词:米歇尔·布托 开放性 游戏性 图像 旅行 
谁能停止回忆
《博览群书》2015年第1期79-82,共4页田妮娜 
2014年10月9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表彰其“以回忆的艺术揭示了最难以捉摸的人类命运,展现了德军占领时期的巴黎”。
关键词:回忆 诺贝尔文学奖 评审委员会 莫迪亚诺 帕特里克 法国作家 诺贝尔奖 人类命运 
诗五首
《外国文学》2014年第6期20-23,共4页米歇尔·布托 田妮娜 
致莎乐美为了让你,我的双脚,揣度细沙的丝滑为了让你,我的双腿。
关键词:羊皮书 股票行情 忍冬花 莎乐美 抽象表现主义 急救科 暖气管 建筑艺术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一束束 
后现代语境下的莎乐美——从米歇尔·布托的《致莎乐美》一诗说起
《外国文学》2014年第6期13-19,157,共7页田妮娜 
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项目"法国当代女性主义批评与女性文学"
莎乐美是西方文学中一个极具个性的女性形象,以此为题的作品在19世纪末层出不穷,其中又以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为代表。然而莎乐美形象的演化并非以19世纪为终点,相反,她的故事在20世纪继续得以发展,其表现形式也更为丰富。法国当...
关键词:莎乐美 布托 舞蹈 人性 交织 
在继承与叛逆之间寻找出路——20世纪后期法国小说浅析被引量:1
《外国文学》2013年第5期49-57,158,共9页田妮娜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当代外国文学纪事丛书:1980-2000"
20世纪后期,法国小说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以"新小说"为代表的多种先锋派尝试后,渐渐进入了一个难以用"流派"来描述的时期。一方面,多元化的创作理念相互激荡,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小说作为一种个人心灵的载体和内心与外界的纽带,被深深地...
关键词:虚构 历史 身份认同  体裁与题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