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坚

作品数:14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主题:单光子气相爆轰波原子束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发文期刊:《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量子电子学报》《爆炸与冲击》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Si^+注入SiO_2薄膜的三个PL峰及其受RTA的影响被引量:2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9年第3期242-245,共4页刘世祥 刘渝珍 伍勇 石万全 陈志坚 韩一琴 刘金龙 张通和 姚德成 
将高剂量 ( 1× 1 0 17/cm2 ) Si+ 注入热氧化 Si O2 薄膜 ,在~ 5.0 e V( 2 65nm)激光的激发下 ,观测到 2 .97e V、2 .32 e V和 1 .73e V的三个光致发光 ( PL)峰 ,经快速热退火 ( RTA)处理后 ,其PL谱峰形发生变化 .本文对
关键词: 二氧化硅 RTA 半导体薄膜技术 
Sr_2准分子吸收离化及混合跃迁的研究被引量:1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9年第1期63-68,共6页李邵辉 易有根 陈志坚 姚德成 李琼如 金树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d-YAG激光器三倍频泵浦的染料激光激发SrI原子,热二极管探测共振离化信号,获得SrI高Rydberg5snd1D2(n=13-51)系列双光子激光共振电离谱。实验发现激光波长调谐范围在440nm附近时,存在一S...
关键词:混合共振跃迁 锶分子 准分子 吸收离化 
注氮硅中光致发光现象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8年第9期667-671,共5页刘渝珍 石万全 陈志坚 姚德成 刘金龙 谢侃 刘振祥 
通过能量为100keV,剂量为1×1018cm-2的N+注入到硅基体中,经1000~1200℃之间快速退火后,形成了含氧的硅与氮化硅镶嵌结构的薄膜层.在室温下观测到主要来自于45nm表面层的能量分别为:3.3eV、3...
关键词: 氮化硅 光致发光 半导体薄膜技术 
SrⅠ 5s^(21)S_0-5s4d^1D_2、5s^(21)S_0-5s6d^1D_2单光子电四极矩E2跃迁及其5s^(21)S_0-5s6d^1D_2单光子电四极矩E2前向相干辐射的研究被引量:2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第4期487-490,共4页李邵辉 易有根 陈志坚 姚德成 李琼如 金树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染料激光来激发Sr原子,首次在实验上发现较强的SrⅠ5s21S05s4d1D2、5s21S05s6d1D2单光子电四极矩E2共振跃迁离化信号,并对5s21S05s6d1D2共振离化时,伴随出现的前向相干辐射进...
关键词:电四极矩E2 前向相干辐射 单光子 锶原子 激发 
Sr原子中5s^(21)S_0-5 s6d^1D_2双光子共振增强紫外相干辐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第3期279-282,共4页李邵辉 易有根 陈志坚 姚德成 金树衡 李琼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染料激光来激发Sr原子,在5s21S05s6d1D2双光子共振跃迁时,观察到两束前向辐射,经分析认为是一四波混频过程。并分析了这一四波混频过程并对其辐射光强与泵浦光强和Sr的饱和蒸汽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双光子共振 相干紫外辐射 四波混频 锶原子 
脉冲激光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计的设计与研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第2期274-278,共5页易有根 姚德成 李邵辉 陈志坚 金树衡 李琼如 肖桂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目前国内外的飞行时间质谱计,大多采用双电场加速的方式改善其质谱分辨率。通过较详尽的计算,讨论了双电场飞行时间质谱计中各参数对质谱分辨率和灵敏度的影响及其选择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选定了仪器的主要参量,为飞行时间质谱计的...
关键词:飞行时间质谱计 分辨率 脉冲激光离子源 
用ICE技术观察和测定镁Mg原子3p9d(J=1,3)的自电离谱被引量:1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第1期18-22,共5页易有根 姚德成 李邵辉 陈志坚 金树衡 李琼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原子束技术—ICE分步激发方案—激光共振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探测离化信号的方法,观察到了原子束中镁Mg原子3p9d(J=1,3)的自电离谱,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原子束 分步激发 自由离态 镁原子 质谱 
镁Mg3s^(21)S_0-3s3d^1D_2单光子电四极矩跃迁的研究被引量:6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7年第4期557-560,共4页易有根 姚德成 李邵辉 陈志坚 金树衡 李琼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原子束技术—激光共振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探测离子信号的方法,观察到了原子束中镁Mg3s21S0-3s3d1D2单光子电四极矩共振跃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判断和分析。
关键词:原子束 激光共振电离 电四极矩跃迁 
N^+注入硅RTA样品的蓝绿光发射被引量:2
《科学通报》1996年第12期1083-1085,共3页刘渝珍 石万全 陈建新 李玉芝 陈志坚 孙景兰 柳雪君 刘振祥 张裕恒 沈光地 
中国科技大学结构分析开放实验室资助课题;北京市光电子技术实验室资助课题
自发现多孔硅在室温下可以发射可见光以来,人们对量子尺寸限制效应的研究兴趣剧增。由于多孔硅结构疏松,不利于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纳米硅薄膜的研究。朱美芳等人利用非晶硅薄膜快速退火处理,获得连续纳米硅薄膜,并观察到...
关键词:纳米硅 蓝绿色发光 离子注入 快速退火 薄膜 
多孔硅蓝光发射与发光机制被引量:7
《物理学报》1996年第1期121-125,共5页林军 张丽珠 陈志坚 宋海智 姚德成 段家忯 傅济时 张伯蕊 秦国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制备出光致发光能量为2.7eV的发射蓝光多孔硅的基础上对它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测量了它的光致发光时间分辨光谱,用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分析了其表面吸附原子的局域振动模,研究了Y射线辐照对其发光的影响,并与发红、黄光的多...
关键词:多孔硅 蓝光发射 发光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