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烈梅

作品数:1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反射裂缝课程公路工程教学设计沥青路面更多>>
发文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建筑》《山西交通科技》《科学之友(中)》《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低压缩性土地基桩承式加筋路堤时效性分析被引量:2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期40-44,50,共6页丁烈梅 郭超祥 
以某城际铁路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对中低压缩性土地基桩承式加筋路堤的时效性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探讨了不加固和桩承式加筋两种工况下地基中超孔隙水压力、地基表面中心沉降和路堤坡脚水平位移随时间的...
关键词:道路工程 中低压缩性土 桩承式加筋路堤 时效性 超孔隙水压力 工后变形 
水平向加筋体抗沉陷作用机理分析及设计方法被引量:1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年第3期57-60,67,共5页丁烈梅 郭超祥 
针对高速公路修筑过程中经常遇到松散、沉陷地基的问题,分析了水平向加筋体加固沉陷区筋材–填土在路堤荷载作用下荷载传递机理。考虑了筋材张拉膜效应和路堤土拱效应在路堤荷载传递中的作用,分别采用薄板理论和Trapdoor理论分析筋材张...
关键词:水平向增强体 土拱效应 张拉膜效应 沉陷 路堤 
《路基施工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
《科学之友(中)》2010年第5期135-136,共2页丁烈梅 
文章结合与生产一线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讨《路基施工技术》课程的成果,确定了路基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项目、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与创新,确定了"项目引领、岗位驱动、项目合同设计"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综...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项目 岗位职责 项目合同 
采空区碎裂岩体边坡防护设计实例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第5期58-61,共4页郭超祥 丁烈梅 
文章结合山西省临吉高速公路K207+110~K207+500段边坡防护工程实例,针对施工中出现的边坡变形现象,从内因、外因两方面详细阐述了其主要原因,指出了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而结合该路段构成边坡的破碎岩体的稳定性,归纳出八种破坏模式,提出...
关键词:临吉高速公路 高边坡 采空区 碎裂岩体 防护设计 
Sampave应力吸收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第4期23-26,共4页丁烈梅 郭超祥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时在面板接缝处及开裂处,加铺层容易产生反射裂缝。为了研究Sampave应力吸收层在重载路面结构中的防反射裂缝的效果,文章依托山西省夏家营—汾阳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工程,详细介绍了Sampave...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 改造 反射裂缝 Sampave应力吸收层 
校企合作探讨《公路工程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被引量:3
《科学之友(中)》2009年第6期104-106,共3页丁烈梅 张美珍 钟建民 
文章结合与生产一线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讨开发《公路工程检测技术》课程的成果,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校企合作 教学设计 工作过程 
透层油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被引量:3
《山西交通科技》2009年第1期9-10,13,共3页丁烈梅 
以沥青路面透层的应用为主题,结合某高速公路支线工程,详细阐述了透层的作用、材料的选用、技术指标及施工技术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功能层 透层 材料 施工技术 
测量与勘测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山西建筑》2008年第16期211-213,共3页丁烈梅 
根据《测量与勘测》的课程特点,并结合多年来的授课体会,就如何从实践环节入手,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促进该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了探讨,从而进一步完善测量与勘测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实践教学 课堂演示 教学手段 测量 
粉喷桩在加固土基方面的应用
《山西交通科技》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郭超祥 丁烈梅 
通过对该段粉喷桩的施工过程的监理和总结,结合具体的粉喷桩施工过程,分析粉喷桩在加固地基方面的优势和施工中注意的事项,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粉喷桩 加固 土基 应用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层反射裂缝的防治被引量:2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34期F0003-F0004,共2页丁烈梅 
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层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防治措施入手,阐述了在施工时设置应力吸收层的必要性,并重点论述了玻纤格栅应力吸收层的特点及其在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罩面层 反射裂缝 玻纤格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