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

作品数:18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价值观发微为学传统文化城乡一体化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杭州(我们)》《哲学研究》《暨南史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肿瘤患者如何健康游泳
《人人健康》2024年第29期69-69,共1页范晶晶 何俊 裘泽京 隋新兵 
游泳作为一项低损伤、高效能的全身运动,对提升肿瘤患者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游泳并不适合所有肿瘤患者,一起来了解。不适合游泳的肿瘤患者1.术后及化疗初期的肿瘤患者此类患者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免疫力较低,游泳可能加...
关键词:患者体质 感染风险 伤口愈合 肿瘤患者 游泳 身体状况 低损伤 免疫力 
马一浮论学书信札记被引量:1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27-60,共34页何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群经统类’的文献整理与宋明儒学研究”(13&ZD061)的研究成果
马一浮与熊十力、梁漱溟并称二十世纪新儒家三圣,以论学和论行而言,马一浮最醇。然而,马一浮没有熊十力、梁漱溟那样的专题论著,其学行散见于诗文、经释、会语、答问、语录、书信等等,虽有一贯的思想,却无形式化的体系。体会马一浮思想...
关键词:马一浮 书信 论学 义理 
能源与文化的“相互成就”
《杭州》2018年第46期24-25,共2页何俊 
能源存在于自然界中,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被发现、开发、利用。每一种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又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能源的变迁史同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紧紧联系在一起。记者: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能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文化发展 新能源 人类文明 中国传统 生活方式 《易经》 文化经典 自然界 
宋明理学研究方法与内容的创新期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4-16,共3页何俊 
吴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是宋明理学研究的一件好事情,首先要向吴震教授和他的团队表示衷心祝贺!我对《宋明理学史新编》在研究方法与内容上的创新有所期待,我谈三方面,供吴震教授与课题组同仁参考...
关键词:宋明理学研究 期待 创新 内容 《宋明理学史》 重大项目 教授 课题组 
知识与价值在历史学中的双重变奏——什么是最好的历史学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1期1-1,共1页何俊 
"什么是最好的历史教育"无疑是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关心的问题,这里所摘杭州师范大学何俊教授文章中的内容(收于《什么是最好的历史学》一书),并未对此直接给出答案,因为文章谈的是历史学,而历史学与历史教育并不能划等号,不过,历史教...
关键词:历史学 双重变奏 哈佛燕京学社 历史教育 价值 知识 浙江大学 教育工作者 
愿你的星空璀璨光明
《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2017年第11期28-29,共2页何俊 
茂春同学: 你好! 夏烈老师转来你的信,希望我能帮助回复,因为他觉得你提的是哲学问题,而我是哲学老师。什么样的问题会被归入哲学问题呢?我的理解是,始于事实却无法由事实证明的问题。你的问题正属于此。
关键词:哲学问题 事实证明 老师 同学 
浙学的当下启示:性质、定位与特征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15-17,共3页何俊 
浙学对于浙江文化强省建设的启示,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先从浙学的性质讲。刚才许多同仁谈了对浙学的理解,这些理解有同有异,但都是有历史根据的,我都认同。我这个认同,实际上也反映了我对浙学性质的基本理解,即浙学虽然具有她的基本历...
关键词:浙学 浙江文化 历史根据 顾名 王阳明 学术思想史 婺学 历史时段 区域地理 浙西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意义被引量:4
《人文天下》2017年第15期2-8,共7页何俊 
孟子曾言“心之官则思”,认为“心”是用来思考的。古人所言之“心”并非今天心脏的“心”,而是类似于大脑的概念。孟子赋予了“心”一种自觉的认识,确立起“心”的主体地位,这开辟了中国思想、中国文化中注重精神层面的传统。
关键词:中国文化 孟子 文化传统 价值观 
引入“天人合一”缓解邻避问题被引量:1
《杭州》2015年第1期28-28,共1页何俊 
经过先秦至汉初长时段的思想演化,“天人合一”的观念终于在阴阳家的宇宙图像基础上产生,成为一个中国哲学与思想文化的基础性与核心性的观念,这已成为今天中外学人的共识.“天人合一”就是世俗中的人通过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天的原理...
关键词:天人合一 思想文化 中国哲学 理想世界 长时段 阴阳家 核心性 外学 
天理、持敬、格物-宋明理学的核心精神诉求
《武汉宣传》2015年第2期56-57,共2页何俊 
兴起与发展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宋初至1840年鸦片战争西学东渐为止,时间跨度极长,对国人影响极大。事实上,理学最初可追溯到唐代中期,于宋代为正式形成、完善、达到高峰。
关键词:宋明理学 精神诉求 天理 格物 统治思想 封建社会 西学东渐 鸦片战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