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丽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音乐教学音乐鉴赏力音乐课音乐合唱艺术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音乐》《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北方文学(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谈高师音乐教学改革被引量:1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78-79,共2页李雪梅 孙丽丽 
音乐教育改革进行了十几年,呼声逐年高涨,尤其是与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相比相差很大。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改革与推进,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音乐教学 改革研究 教学方法 
谈音乐课的教学设计被引量:1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73-74,共2页孙丽丽 李雪梅 
音乐课作为提高学生素养的一种途径,对了解生活、感悟生活、培养信心和启发智慧有重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音乐课的作用是音乐教师需要不断思考的课题。从音乐课的备课、目标确定、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出发,结合音乐课教学实践阐述了...
关键词:音乐结构 音乐审美力 音乐鉴赏力 
如何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发展创新教育被引量:1
《北方文学(中)》2017年第12期199-200,共2页李雪梅 孙丽丽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有效的音乐教学不仅能够培养音乐专业人才,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但是当前高职音乐教学现状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发展创新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发展创新教育的意义与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职 音乐教学 创新教育 
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略论
《北方音乐》2017年第13期141-142,共2页孙丽丽 李雪梅 
美育教育是用民族音乐的艺术美陶冶情操、培养美感以及审美教育达到寓思想教育于民族教育之中,达到净化、美化心灵的目的。在教学中使学生从直接的民族音乐形象中得以美的感受,促使他们进一步的认识党,认识祖国,认识解放军。培养他...
关键词:良莠不辩 艺术时代 平滑流畅 精神支柱 
试论如何把美育教育渗透在钢琴教学中被引量:3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82-83,共2页孙丽丽 
音乐有提高学生的精神品德、陶冶性情的特殊功能。美育可以给人知识,启迪人的智慧,促进人的思维,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增强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加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在钢琴教学中就要加强美...
关键词:美育教育 钢琴教学 音乐鉴赏力 音乐理解力 
歌唱艺术略论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29-30,共2页孙丽丽 
歌唱艺术是反映和表达一个时代的精神和人们先进的思想情绪。歌唱者必需根据自己的思想修养、艺术修养、气质、爱好、才艺和对作品理解的深度,去创造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让深刻的思想性与正确的发声技术相结合,并顺应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
关键词:平滑流畅 联合呼吸 声音圆润 
在音乐教学中对声乐学习方法的探究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88-89,共2页孙丽丽 
歌唱是用人声唱出带有语言的音乐,普通人要能随便唱歌并不难,但要有艺术的成就便需要许多条件:在发声技巧方面,第一是天赋(天赋包括:发音器没有重要的缺陷,对音乐的感觉很灵敏);第二是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和正确的方法;第三是要有勤学苦练...
关键词:歌唱技能 机能状态 调节共鸣 呼吸肌肉 
合唱艺术在学生成长中的影响略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92-93,共2页孙丽丽 
合唱艺术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一种审美激情的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每一部优秀的合唱作曲都能受到人们的喜爱,它不仅能愉悦身心,陶冶情趣,也能促进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具有现代意识的合作精神。
关键词:审美情趣 潜移默化 又博又专 
浅谈音乐综合课教学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96-96,102,共2页孙丽丽 
音乐综合课对学生进行美音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共同课。它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音乐特有的艺术感染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音乐综合课 素质教育 依纲联本 
试谈音乐课中的合唱教学与训练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91-92,共2页孙丽丽 
音乐课能使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音乐课中的合唱教学与训练必须注重歌词美、韵律美、和声美。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合唱教学与训练的水平。
关键词:合唱艺术 审美能力 歌词 韵律 和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