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清忠

作品数:17被引量:11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粤港澳协同创新高校高等教育初级口语教材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统一战线》《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培育法治文化: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法治教育实施路径
《高教探索》2023年第4期108-113,共6页方丽 黄方方 孙清忠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1JZD06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粤港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2VMZ007);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人才研究专项”项目(GD22TW05-03);2022年度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JDGTT202103,JDGTT202202);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2022-2023年度重点课题(RCZWH2022005)。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法治是大湾区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需要良好的法治生态,良好的法治生态需要法治教育。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场所,大学生是未来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的法治教育殊为必要...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法治教育路径 法治文化培育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数字化:基于国际大湾区比较视角被引量:10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7-28,共12页黄方方 孙清忠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推动建设‘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港澳教育制度研究”(21JZD06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粤港澳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2VMZ007);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人才研究专项”项目“粤港澳三地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研究”(GD22TW05-03)。
高等教育数字化是指通过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推进教育要素与功能数字化,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以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高等教育数字化深刻影响甚至决定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创新路径。...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高等教育数字化 世界四大湾区 数字化治理体系 数字化校园建设 数字化高校集群建设 高质量发展 
场域理论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研究被引量:3
《高教探索》2022年第5期98-103,共6页孙清忠 黄方方 雷丹 孙丽昕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1JZD06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粤港澳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人才研究专项”项目(GD22TW05-03);广东省教育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编号2019B110210001);2022年度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JDGTT202103,JDGTT202202);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课题(OBYB21001)研究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是湾区建设基础性、持续性的动力,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路径,更是打造国际高等教育示范区的现实需要。本文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为依据,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的问题、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场域合作...
关键词:场域理论 粤港澳大湾区 高等教育合作 
我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困境与消解
《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期115-117,共3页孙清忠 黄方方 
作为"软实力"竞争的关键组成部分,高校智库是国家思想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目前,高校智库虽多,但堪称高水平的还不多,新型智库建设在质量上与世界一流高校智库有较大差距。目前,国内关于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研究...
关键词:新型智库建设 世界一流高校 高校新型智库 高校智库 动力源泉 深层次问题 软实力 理论视角 
暨南大学推出“组合拳”助力港澳青年服务国家发展
《中国统一战线》2021年第10期44-45,共2页孙清忠 雷丹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从就业指导...
关键词:暨南大学 粤港澳大湾区 氛围营造 就业指导 深圳经济特区 组合拳 向心力 讲话精神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研究被引量:8
《高教探索》2021年第10期119-122,共4页孙清忠 孙轶林 黄方方 
2019年广东省软科学项目(2019A10100202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GD15CJY07);2018年广东省研究生敎育创新计划项目(2018JGXM13)研究成果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作为一个复杂的混沌自组织系统,它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自组织特征。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进行多维度分析,进而深入分析高校联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在共商、共享、共建...
关键词:自组织理论 高校战略联盟 问题归因 共同治理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被引量:23
《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11期124-127,共4页孙清忠 
广东省教育厅2015年度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项目(2015DYYB066);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专项"广州地区校地协同创新中心管理运行机制研究";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DJG20142088);暨南大学2013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13ZD07);暨南大学第十五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3043)
机制因素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层次问题。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出路是打破传统模式依赖,突破既有机制的禁锢,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就是借鉴运用协同创新理论,采用系统分析研...
关键词: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机制 
新制度主义视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困境及消解被引量:4
《高教探索》2015年第8期27-31,共5页孙清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体制机制改革研究"(编号13YJC880130);暨南大学2013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3ZD07;13MS02);暨南大学第十五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2013043)的成果之一
实施"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战线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计划,而"2011计划"是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机制体制改革为突破重点,意在建立适应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从新制度主义视...
关键词:协同创新中心 建设困境 新制度主义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构建探析——基于管理协同理论视角被引量:23
《高教探索》2014年第5期26-29,共4页孙清忠 黄方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体制机制改革研究"(编号13YJC880130);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DJG20142088);暨南大学2013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3ZD07;13MS02);暨南大学2014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编号14ZD09);暨南大学第十五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2013043)的成果之一
我国正积极实施"2011计划",构建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是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的有效保障。以管理协同理论为依据,文章从沟通协调机制、开放共享机制、整合支配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等角度对...
关键词:高校 资源优化配置 机制构建 管理协同理论 
《维摩诘经》解读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10期14-15,共2页孙清忠 黄方方 
《维摩诘经》作为一部佛学经典,能够流传千古,影响至今,与其文学上的价值密不可分。这种价值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文约而诣"的高超艺术表现形式,二是"旨婉而彰"的深邃思想内涵。
关键词:《维摩诘经》 语言 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