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珍

作品数:34被引量:17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金针菇菌种带型菌丝培养指纹图谱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菌物学报》《上海农业学报》《分子植物育种》《食用菌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美味蘑菇‘申美1号’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上海农业学报》2023年第6期17-20,共4页徐珍 杨慧 张美彦 章炉军 宋春艳 王瑞娟 谭琦 尚晓冬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创字(2020)第1-3号]。
为了实现中国美味蘑菇(Agaricus sinodeliciosus)‘申美1号’的产业化推广,比较3种设施化栽培方式(袋栽、瓶栽和免割保水膜袋栽培)下中国美味蘑菇菌盖直径、高度、单菇重以及生育期、出菇率、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袋栽和瓶栽子...
关键词:中国美味蘑菇 栽培方式 农艺性状 
基于全基因组的金针菇光受体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菌物学报》2023年第3期759-769,共11页刘建雨 李婧霆 陆欢 于海龙 宋春艳 李巧珍 张丹 徐珍 尚晓冬 王瑞娟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创字(2020)第1-3号]。
在金针菇全基因组中鉴定到4个蓝光受体基因和1个红光受体基因。分别对5个基因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基因一级结构分析、保守结构分析、亚细胞定位预测以及跨膜区分析。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金针菇蓝光受体FfWC-1和红光受体FfPhy...
关键词:金针菇 基因鉴定 光受体 表达分析 
单孢杂交选育金针菇新品种‘上研1820’被引量:8
《菌物学报》2023年第2期597-608,共12页王瑞娟 陆欢 徐珍 宋春艳 谭琦 刘建雨 尚晓冬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创字(2020)第1-3号]。
本研究以收集的105份金针菇种质资源经遗传性分析后,选出‘上研1号’与‘0747’菌株作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共得到168个杂交菌株。经实验室初筛和工厂化小中试复筛,最终获得产量高、出芽整齐和商品性状优良的金针菇新品种‘上研1820...
关键词:金针菇 品种选育 单孢杂交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金针菇DASH型隐花色素互作蛋白被引量:1
《食用菌学报》2023年第1期27-35,共9页李婧霆 陆欢 李巧珍 徐珍 宋春艳 尚晓冬 王瑞娟 刘建雨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G 20200103)。
提取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单核体菌株Dan 3菌丝的总RNA,分离纯化mRNA,合成双链cDNA,依次构建酵母双杂交初级和次级cDNA文库。通过酶切连接法构建诱饵载体pGBKT 7-CRY,其无自激活活性和毒性,与构建的次级cDNA文库共转化酵母感...
关键词:金针菇 FfCRY-DASH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基于ISSR标记和农艺性状的金顶侧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食用菌学报》2022年第6期14-24,共11页陆欢 尚晓冬 宋春艳 刘建雨 徐珍 谭琦 王瑞娟 王作录 
金山区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项目(jszjz 2021004N);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卓越团队建设计划(沪农科卓[2022]001)。
为了解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上海)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stus)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提取24个菌株的菌丝体基因组DNA,采用15个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标记检测ISSR多态性并考察农艺性状,...
关键词:金顶侧耳 ISSR标记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相关性 
野生白棕口蘑菌种分离及培养条件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2022年第12期4019-4027,共9页陆欢 王瑞娟 万佳宁 杨慧 徐珍 尚晓冬 刘建雨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卓越团队建设计划项目(ZY1601)资助。
本研究对从江西赣州采集的一株野生食用菌子实体经组织分离获得菌丝纯培养物,通过形态特征分析和ITS技术进行鉴定,鉴定其为口蘑属的白棕口蘑Tricholoma albobrunneum。序列上传GenBank,登录号为MT539126。本研究还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对...
关键词:白棕口蘑 分离纯化 碳源 氮源 生长速度 
基于遗传多样性构建金针菇的核心种质群体及分子身份证被引量:10
《菌物学报》2021年第12期3214-3230,共17页高利慧 鲍大鹏 徐珍 李燕 陆欢 TAN Yee Shin 尚晓冬 陈洪雨 王瑞娟 吴莹莹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创字(2020)第1-3号]。
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是我国产量最高的工厂化栽培食用菌。为提高优良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种质的育种效率,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105份金针菇种质为材料,开展体细胞不亲和评价,并采用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所有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关键词:简单重复序列 分子标记 体细胞不亲和评价 系统发育 DNA 指纹图谱 
利用转录组分析蓝光对金针菇原基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食用菌学报》2021年第5期29-36,共8页刘建雨 王瑞娟 张丹 徐珍 陆欢 宋春艳 尚晓冬 于海龙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创字(2020)第1-3号]。
按照工厂化生产模式栽培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菌株T022,在搔菌后第3天给予蓝光照射,每天6 h,照射3 d,以黑暗处理为对照,利用转录组分析研究蓝光对金针菇原基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蓝光组的原基数量增多,气生菌丝减少;蓝光组与...
关键词:金针菇 蓝光 原基 疏水蛋白 转运蛋白 
中国美味蘑菇‘申美1号’的选育被引量:1
《菌物学报》2021年第9期2505-2507,共3页徐珍 张美彦 宋春艳 杨慧 王瑞娟 尚晓冬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工厂化食用菌优质种质创制与新品种示范[沪农科创字(2020)第1-3号]。
中国美味蘑菇Agaricus sinodeliciosus‘申美1号’品种是野生种人工驯化、选育而来。经过多年的示范栽培表明:‘申美1号’具有中温生长(菌丝生长23℃,出菇16–18℃),产量较高(生物学效率50%),菌龄较短(53d),菇型圆整,菇质紧实,香味浓郁...
关键词:中国美味蘑菇 驯化 设施化栽培 
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MeJA对金针菇菌丝体次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食用菌学报》2020年第4期43-50,共8页崔海洋 蒋佩钰 徐珍 李巧珍 李玉 周峰 尚晓冬 孙伟明 刘建雨 张丹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创字(2020)第1-3号]。
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1茉莉酸甲酯培养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菌丝,利用Label-free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茉莉酸甲酯对金针菇菌丝体次级代谢的影响,并测定了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67个...
关键词:金针菇 茉莉酸甲酯 蛋白质组学 次级代谢 苯丙氨酸解氨酶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