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军

作品数:13被引量: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变结构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永磁同步电动机自适应变结构控制逆变器更多>>
发文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控制理论与应用》《电工技术学报》《仪器仪表学报》《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Backstepping的不确定非完整控制系统的镇定被引量:1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4年第9期802-805,共4页许镇琳 王家军 孟明 王豪 
非完整控制系统为本质上的非线性系统,线性控制策略对其显得无能为力.为此,把一种新颖的非线性控制方法———Backstepping应用于非完整控制系统的镇定.Backstepping以Lyapunov稳定为设计原则.系统的设计实现了系统全局指数镇定,同时具...
关键词:非完整系统 反推控制 链式系统 鲁棒 
内埋式永磁交流发电机低电压调整率的条件分析被引量:5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4年第6期531-534,共4页孟明 许镇琳 王家军 
采用相量法分析了内埋式永磁交流发电机带纯电阻负载且考虑电枢电阻、电压调整率等于零及负值时所具备的条件,得到了相应的负载变化范围,总结了电压调整率随电机参数变化的规律.采用场路结合方法设计了一台低电压调整率的电机,利用有限...
关键词:内埋式永磁交流发电机 电压调整率 有限元方法 
内置式永磁同步发电机的低电压调整特性被引量:12
《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第2期15-19,共5页孟明 许镇琳 王家军 
分析了内置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带纯电阻负载时,电机参数对电压调整率的影响,采用双反应理论导出了考虑电枢电阻时电压调整率等于零及负值时所具备的条件,同时,得到了对应的负载变化范围,分析了电压调整率随电机参数变化的规律,得出了降低...
关键词:内置式永磁同步发电机 电压调整率 有限元方法 
基于逆变器死区特性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的μ-修整变结构控制被引量:21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第4期148-152,共5页王家军 许镇琳 王豪 孟明 
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由PWM逆变器、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机械负载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具有非线性特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因为PWM逆变器死区的存在,在低速以及调制频率很高时,死区特性将会导致逆变器的 输出电压包含很大的谐波分量,使...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动机 调速系统 μ-修整变结构控制 逆变器 死区特性 
具有不完整约束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的串级跟踪控制
《制造业自动化》2002年第6期26-28,共3页王家军 许镇琳 王豪 汪剑鸣 
针对轮式移动机器人系统的不完整特性模型,把其模型转化为两个线性时变系统,并运用串级控制方法使得系统达到全局K-指数稳定。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不完整约束 轮式移动机器人 串级控制 跟踪控制 
不完整控制系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年第6期795-800,共6页许镇琳 王家军 汪剑鸣 刘旻 
阐述了不完整控制系统的发展,总结了当前不完整控制中的几种数学模型,结合现代控制理论,介绍了一些新的控制方法在不完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不完整控制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不完整控制系统 运动约束 稳定性 控制方法 现代控制理论 
基于逆变器死区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的变结构控制被引量:12
《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年第4期579-582,共4页王家军 王江 许镇琳 
采用具有 μ修整项的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来消除逆变器的死区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影响 ,可以使系统全局稳定并且达到准确的位置跟踪 .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 变结构控制 死区特性 仿真 逆变器 
全数字BLDCM调速系统中基于SPI技术的变量观测器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2年第4期9-10,共2页汪剑鸣 许镇琳 潘月斗 王家军 
文章介绍了利用SPI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全数字BLDCM调速系统中的变量观测器 。
关键词:变量观测器 SPI技术 无刷直流电动机 调速系统 串行外设接口 单片机 数字信号处理器 
C/S、B/S在工业测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第z1期455-456,共2页蔡昆 许镇琳 孙作声 王家军 
分析了工业测控系统信息发布所采用的 C/ S、B/ S的功能结构和优缺点 ,提出了一种 C/ S、B/ S相结合的 3层体系结构 ,并在电能自动计量计费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
关键词:B/S模式 C/S模式 企业网 ASP 
电动转向系统被引量:3
《世界汽车》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王豪 王家军 
电动转向系统(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是未来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该系统由电动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另外,还...
关键词:电动转向系统 燃油消耗 转向跟随性 转向回正特性 汽车 操纵稳定性 转向助力 能源 系统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