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伟

作品数:6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风味物质铜陵白姜HS-SPME-GC-MS姜汁饮料姜粉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工业》《安徽农业科学》《食品工业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铜陵白姜挥发性风味成分的SPME-GC-MS分析被引量:3
《食品工业》2015年第9期271-273,共3页史先振 王强伟 李永仙 王洪新 高行恩 苏义海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国内高级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2013);安徽铜陵白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横向资助项目(JDTL20130328H)
研究铜陵白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铜陵白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共分离出51种成分并确定了47种化合物,主要为萜类成分。铜陵白姜...
关键词:铜陵白姜 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 
不同干燥工艺对生姜中5种姜辣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年第8期97-100,共4页王强伟 史先振 Md Ramim Tanver Rahman 王洪新 苏义海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干燥工艺对生姜中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和10-姜酚5种姜辣素含量的影响。选用Grace smart RP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B)-0.1%醋酸水溶液(A),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
关键词: 姜辣素 干燥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鲜姜、姜粉和姜汁饮料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被引量:1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年第4期174-179,共6页王强伟 史先振 王洪新 苏义海 
比较了鲜姜、姜粉和姜汁饮料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别以鲜姜和鲜姜干燥得到的姜粉为原料,加工制作鲜姜制姜汁饮料和姜粉制姜汁饮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鲜姜、姜粉、鲜姜制姜汁饮料和姜粉制姜汁饮...
关键词: 姜汁饮料 挥发性风味物质 HS-SPME-GC-MS 
不同糖制工艺铜陵白姜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研究被引量:2
《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第1期319-323,共5页史先振 王强伟 李永仙 王洪新 高行恩 苏义海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国内高级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2013);安徽铜陵白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横向资助项目(JDTL20130328H);徐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XZZD1323)
目的:比较多次煮成法传统工艺白姜蜜饯与常温渗糖法新工艺白姜蜜饯在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和含量上的差异,为阐释新工艺白姜蜜饯的风味物质基础内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物质...
关键词:SPME-GC-MS分析 铜陵白姜 糖制 风味物质 
常温渗糖法生产白糖姜片新工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18期5980-5980,6053,共2页史先振 王强伟 李永仙 王洪新 高行恩 苏义海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国内高级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2013);安徽铜陵白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横向资助项目(JDTL20130328H);徐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XZZD1323)
[目的]探讨常温渗糖法生产白姜蜜饯的新工艺。[方法]以安徽铜陵白姜为原料,进行常温渗糖法生产白姜蜜饯的试验,并检测其总糖、水分以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质量指标。[结果]常温渗糖梯度为先用40%的蔗糖液后用50%的蔗糖液,时间分别为6 ...
关键词:生姜 白糖 常温渗糖 生产工艺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比较铜陵白姜与白姜蜜饯的风味物质被引量: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年第12期150-155,共6页史先振 王强伟 李永仙 王洪新 高行恩 苏义海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国内高级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2013);安徽铜陵白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横向资助项目(JDTL20130328H)
比较铜陵白姜与白姜蜜饯风味物质的差异。以铜陵白姜和采用常温渗糖法新工艺生产的白姜蜜饯为试样,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两者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分析 铜陵白姜 白姜蜜饯 风味物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