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权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字墨迹米芾汉字改革将军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生活(艺术中国)》《中华书画家》《汉字文化》《书法赏评》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王福权作品欣赏
《中华书画家》2014年第9期102-103,共2页王福权 
创作感言: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人的作品气息隽永、格调高超,原因则是他们注重金石气息的提炼,都在"金石"上下了大功夫。对金石气息的追寻,将成为我今后创作的方向。
关键词:王福权 作品欣赏 
现存《鹅群帖》、《长风帖》墨迹系米芾作品的论证
《书法赏评》2013年第6期47-53,共7页王福权 
二王、米芾都是书法史上不可逃避的必谈人物,历来研究二王与米芾的学者不少,涉及到书论、书法技法、作品鉴定等等。《长风帖》历来被认为是褚遂良临王羲之的墨迹,多数书目著录此帖都沿袭此说。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关于《长风帖》与...
关键词:米芾 作品 墨迹  论证 书法技法 书目著录 书法史 
书法线条审美架构
《书法赏评》2012年第3期8-17,共10页王福权 
线条是书法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邱振中先生把书法定义为线的艺术,这个线条他强调说不是几何线条,而是变化的徒手线。陈振濂先生把自己的书命名为《线条的世界》,可见线条在书法中的作用之重要。线条是有语言的,这与单纯的写...
关键词:书法艺术 线条 架构 审美 精神观念 心理感受 陈振濂 
从篆隶是否属于碑学看康有为的书学变法
《书法赏评》2011年第5期60-64,共5页王福权 
一般人所指的碑,是指广义上的碑,泛指各种形制的石刻文字。叶昌炽《语石》中云"凡刻石之文皆谓之碑,当是汉以后始"。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因为早在秦代就有我们所熟知的刻石了。应成一先生把碑分成石刻和刻石也都是广义上的碑。"帖"在...
关键词:碑学 康有为 变法 书学 石刻文字 《说文解字》 刻石 叶昌炽 
“郗璇墓识”疑为隋朝所刻被引量:1
《书法赏评》2011年第1期70-73,共4页王福权 
现将《郗璇墓识》全文录示如下:"()"中为因为石质受到"侵蚀"而文字残损,笔者按照所及资料补全的内容,"□"为因石质受到"侵蚀"而缺失文字,笔者学浅尚不能补全的内容。晋前右将军会稽内史王府君夫人高平乡都乡□平里郗氏之墓识。
关键词:隋朝 文字 侵蚀 石质 内容 将军 
汉字在日语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11年第2期46-49,共4页王福权 
汉字在日本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从明治维新到现在,日本的汉字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假名文字论","罗马文字论","汉字限制论",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要删除汉字的。
关键词:汉字改革 日语 明治维新 限制论 日本 文字 假名 
从为“触笔”正名到《书谱》的笔法之争
《书法赏评》2010年第4期33-36,共4页王福权 
一、几个名词的概念本质 1)笔法:指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的“执使转用”一类,是书者控制毛笔情况下运用的主观方法和产生的笔画形态特征。
关键词:《书谱》 笔法 正名 形态特征 主观方法 孙过庭 笔画 
《王略帖》考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年第7期118-119,共2页王福权 
《王略帖》即《破羌帖》,又称《桓公破羌帖》。到宋朝米芾得到王羲之《王略帖》、王献之《十二月帖》、谢安《八月十五日帖》,后将此三帖刻石,后来有损于兵火。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松桂堂帖》中有一个版本,为翁同和所藏的米巨容(米芾孙)...
关键词:家刻本 版本 题跋 临本 法帖 米芾 印章 墨迹 可能 流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